当纽约被小球掩埋,当伦敦下起垃圾雨

虽然我们平时会从漫天的新闻里,大概知道世界每天都会排放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可是因为二氧化碳看不到,也摸不着。那一串串的数字,对我们来说总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这些报道带给我们的体验,完全没有下面两只短片来得那么直观。

Real World Visuals 公司最近释放出一只短片,它以可视化的方式,把纽约市5200万吨的碳排量带到了人们的眼前。

在嘟嘟的汽笛声中,代表二氧化碳的10米蓝色气泡,从车道里慢慢膨胀、变大,挤占街道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泡越来越多,它们像是煮沸的小米粥,泡泡从街道上溢出来,1小时越过了高楼,1天就吞没帝国大厦,1年后淹没了整个纽约市。

尽管这段三分钟的视频几乎没有什么配乐,也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它却让公众更容易理解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抽象概念。在 YouTube 上,这部短片的观看次数接近 50 w人次,并先后被《卫报》和《科学美国人等媒体报道。

无独有偶,在这部叫做《唐宁街的灾难》的CG动画里, Greenpeace UK将1800000公斤塑料垃圾倒在了英国首相府邸。

在这部短片中,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向往日一样,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分享(垃圾话)演讲,其主题关乎政府是在塑料污染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这场激情昂扬的演讲,并没有得到观众的捧场欢呼,反而遇到了垃圾的光临。一个个塑料瓶从天而降,倾斜在鲍里斯的头上,垃圾雨越下越大,比依萍找他爸要钱的那天下的还大。

汹涌的垃圾军团掀翻了主持台,倾倒进首席的办公室里,还卷起了鲍里斯,沿着唐宁街冲浪,直到冲破了铁栅栏的防线,巨浪的攻势戛然而止。

“我们要保护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假人鲍里斯依然喋喋不休得倾诉着垃圾话,”只剩垃圾和小孩子们面面相觑。

而这时候,字幕开始亮起,道出背后的制作背景。原来这些被宣传进行再回收的垃圾,作为洋垃圾输出海外国家,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得不说,英国人调侃起来真的是一点情面不留

“眼不见为净”其实是一种对”环保”现实的逃避的自我保护滤镜,在这层滤镜下,我们默认这些造成污染的东西离我们比较遥远。

实际上呢,这两部短片就撕开了一条裂缝,把那些平日被忽略的东西赤裸裸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这个时候,我们还能闭紧眼睛,捂住耳朵说,环保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要先感到幸福,才能看见玫瑰 | 灵感手抄本
    玫瑰中有世间万物。
    by 拭微
    4 评论
    179 赞
    83 收藏
      我是在看展,还是做了一场梦? | 艺文指南
      穿梭在James Jean的梦境边缘。
      by 拭微
      4 评论
      86 赞
      14 收藏
        这个咖啡馆的视觉,用excel做的
        “excel,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by 毛毛.G
        4 评论
        106 赞
        45 收藏
          他明明可以直接卖文具,却还要用设计打动你
          2023国誉设计大奖揭晓!
          by 鲸鱼
          11 评论
          57 赞
          17 收藏
            老派少女洪爱珠“一桃各表”的多面人生|城南唠嗑
            做女性主义者要会做饭。
            by 鲸鱼
            1 评论
            54 赞
            13 收藏
              连快乐都不敢的东亚人,为什么开始流行集体“发疯”?丨清醒蹦迪
              发疯,也是一种终身学习
              by 緑 midori
              11 评论
              136 赞
              49 收藏
                在成都ARTE MUSEUM打坐一个下午,我又重新爱上了科技
                一个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空间,是怎么炼成的。
                by TOPYS.
                5 评论
                69 赞
                39 收藏
                  面对如此“劲敌”,宜家甘愿屈居第二
                  谁也比不过父母。
                  by 鲸鱼
                  2 评论
                  59 赞
                  1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