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肯艺术中心:艺术永恒而可变,艺术场所也一样丨文化消费目的地

它,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有野心的社区之一,曾入选伦敦最丑建筑,集合了4000个住宅单位及剧院、艺术展馆、电影院等各类文化娱乐设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多媒体艺术中心,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和BBC交响乐团的驻团场地。

 

它,就是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er)。

 

巴比肯鸟瞰


这座看上去非常“不伦敦”的艺术中心,以其备受争议的外观,吸引着建筑爱好者慕名前往;而在经历伦敦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出走”后,这座老派艺术中心正通过各种年轻化举措和实验性艺术,不断巩固自身在艺术界的地位,成为伦敦文化消费目的地的标签之一。


 

时间,让“激进青年”面临中年危机

 

今天,当我们谈论巴比肯艺术中心,它俨然是老牌艺术机构的代名词,不过,了解它历史的或许知道,这座已成为国际艺术和创意领域“话事者”之一的艺术空间,也曾年轻疯狂过。

 

1965年,一座采用大胆的粗野主义风格设计的综合体,在一片焦土的伦敦市中心城北部正式动工。在二战的大轰炸之后,英国政府似乎找到了一个能以更激进的大都会建设思维重建伦敦的机会,而这座结构繁复、体量巨大的巴比肯艺术中心,算得上是那股“打造未来城市”思潮的巅峰之作。


建设中的巴比肯。


当你走近这座位于伦敦腹地的艺术中心,它粗粝的水泥墙、碉堡似的建筑外观,如庞然大物般盘踞在那里俯视着你,会让你一瞬间恍惚“我这是在伦敦吗?”那些精致、高贵而典雅的贵族式建筑语言,全不见踪影。


而巴比肯的大胆和前卫,不仅体现在外观上,其内部业态的独特性,也让这座艺术中心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这里有4000个住宅单位,其间交错着剧院、电影院、艺术馆、餐厅、音乐学院等等。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是希望这些多样的文化设施,能吸引中产阶级和专业人士入住。因为,当时的伦敦中心城区,可不是什么时髦的地方。

 

就这样,巴比肯带着“激进”的标签,诞生了。


巴比肯内部景观。


不过,很不幸的是,由于体量过于庞大,当巴比肯整体完工时,现代主义建筑风潮的黄金时代已过去,这一最初被认为非常前卫的建筑设计,突然变得不潮不酷了。


另外,简·雅各布斯曾说:“(时间使)在一个世纪里平平常常的建筑在另一个世纪里却成了有价值的珍品。”同样,时间也让巴比肯艺术中心这个1982年的“激进青年”,逐渐成为不少人眼中的“老派”,而其建筑本身厚重的质感,进一步加深了这个地方与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距离感。

 

这一情况非常值得担忧,如果失去更年轻的观众,巴比肯艺术中心将面临如何长久经营下去的难题。

 

以资源,交换年轻一代的目光

 

如果你稍微关注下巴比肯艺术中心近几年的宣传,会发现这个走过三十余年的艺术机构正努力塑造他们与年轻一代的亲密关系。


关于这点,巴比肯艺术中心执行董事Sir Nicholas Kenyon直言不讳:“巴比肯正在培养年轻观众。我们有针对14至25岁人群的‘Young Barbican’会员计划,这些年轻会员可以购买价格优惠的门票或参与一些特别活动。”


2016年,巴比肯艺术中心推出了一条名为“Discover the Barbican”的宣传片,当中非常重点呈现了他们各项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和项目。



不过,便宜的票价只是最基础的手段,巴比肯艺术中心不止站在原地等着年轻人前来,更主动出击,去寻找他们,与邻居伦敦音乐戏剧学院联合创立的项目Barbican Guildhall Creative Learning便是方法之一。

 

在官网介绍中,Barbican Guildhall Creative Learning是一个针对全年龄段的项目,但同时它也大写加粗地指出,这个项目希望帮助年轻人释放创意的声音。为此,当中设有专门针对年轻群体(14-25岁)的艺术培训计划,覆盖摄影、诗歌、戏剧、视觉艺术、爵士乐等等,林林种种,门类各异。


巴比肯艺术中心官网截图

 

这些培训计划,不只是一个兴趣班。巴比肯艺术中心为参与计划的年轻人准备了极具诱惑力的舞台——巴比肯艺术中心的主舞台。


2012年11月在巴比肯戏剧院上演的舞台剧《Unleashed》,正是由多个艺术培训计划中的年轻人共同创作完成的——152名8到24岁的年轻演员通过这出结合了诗歌、舞蹈和戏剧的表演,站上了巴比肯艺术中心戏剧院的舞台。共有2217名观众观看了他们的演出。


 《Unleashed》剧照


Sir Nicholas Kenyon介绍,在这样的表演作品创作过程中,巴比肯艺术中心会邀请专业的艺术家与年轻人合作,“通过与这些顶尖艺术家接触,他们会不断自我成长和提升”。他强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专业艺术家更多是辅助年轻人将他们的想法糅合至作品中,实现更好的艺术表达,进而激发创作者与观众的最大共鸣。

 

从场地到品牌,走出地域限制


对巴比肯艺术中心来说,Barbican Guildhall Creative Learning正变得越来越重要,Sir Nicholas Kenyon说,通过这个项目,仅在伦敦,他们就接触到超过8万原本完全没打算或没可能与艺术中心产生联系的人。

 

与此同时,通过这个项目,巴比肯艺术中心代表的不再只是一个场所,它更多和艺术教育、创意孵化划上等号,这正是这个艺术机构在积极打造的社会形象之一。对巴比肯来说,作为一个文化场所,它可能显得老旧、古板了,但身为一个文化品牌,它依然有机会以更先锋的形象,跨出伦敦中心北部,渗透进城市,辐射到国际

 

就在巴比肯艺术中心附近的Beech street,有一条被Sir Nicholas Kenyon评价为拥挤、颓废的隧道。今年3月,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另一个项目Culture Mile将其打造成了一个视听艺术展场。这个为期两天,名为Tunnel Visions: Array的声光秀,由操刀2012伦敦奥运开幕式视频设计的59 Productions联合音乐家Esa-Pekka Salonen共同完成,市民可免费前往参观。


平日的Beech street隧道

Tunnel Visions: Array现场


Culture Mile是巴比肯艺术中心在2017年7月正式启动的项目,联合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 Drama)、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博物馆(Museum of London)及 伦敦市法团(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针对艺术中心所在的伦敦金融中心区,进行各种街头艺术活动及创作。


这一项目的发起,得益于全新的地铁线路伊丽莎白线(Elizabeth line)。这条直接连通伦敦机场的地铁线,将改变前往伦敦西北片区的交通方式,预计每年能为巴比肯艺术中心带来额外的150万观光者。为了吸引这些潜在游客,巴比肯艺术中心选择整体提升所在地区的艺术文化吸引力,Culture Mile应运而生。


Culture Mile的llogo可根据不同需要,填进不同内容。


Culture Mile的理念及运作模式,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邻近它的“Knowledge Quarter”(KQ)——通过联合国王十字(King’s cross)方圆约一公里内的文化、科研、艺术、高等教育、创意、媒体等机构,以创造和传播知识为目的,营造的一个“知识共享空间”。


King's cross聚集了文化、科研、艺术、创意等各领域机构,KQ通过将他们联合起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这种以共同愿景为基石,组成的商业或文化集群,一旦能有效运作,则有机会促成成员间多种跨界合作,实现商业共赢。另外,加入KQ的这些文化科技大拿,包括大英图书馆、艾伦·图灵研究院、谷歌、卫报等等,会联合举办一些科普或教育相关的大众活动,与更多人产生联系,进而增加自身及KQ的知名度。


这一计划显然获得了成功及认可,目前,其成员已从2014年最初的35家,增加至92家。

 

参照KQ的成功经验,巴比肯艺术中心大概也期待通过一个文化艺术联合体,激发更大的艺术创造力,以提升所在地的价值和吸引力。

 

艺术,永恒而可变,艺术机构也一样

 

Sir Nicholas Kenyon提出,随着时代发展,观众对艺术体验的期待已与过去大相径庭,艺术也在随之做出转变,有了更多交融、碰撞:它们不再局限于自身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场所。


与之相对应,我们看到,作为老牌艺术场所的巴比肯艺术中心,也在寻求自身的与时俱进:培养下一代观众、扩宽艺术的定义、突破场地限制、打造品牌……在Sir Nicholas Kenyon的介绍中,他说巴比肯艺术中心会不定期举办一些具实验性音乐会,尝试让音乐和场所产生更多新型互动,而根据他们的统计,参与此类活动的观众,超过一半此前从来没有造访过巴比肯中心


巴比肯艺术中心充分利用场地,举办各类艺术活动。


这当然是对自身这一小小成功的肯定,也是对“观众对艺术期待发生改变”的一个印证。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经典艺术与年轻人之间的疏离感时,Sir Nicholas Kenyon说:“你们要相信,年轻一代会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和这些经典作品交流。”

 

是的,这种方式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演绎,也可能是来自本尼迪·康伯巴奇(出演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雷特》)这样的名人的号召力,总之,经典艺术的永恒性就在于,它们总能通过当代艺术家的手,与那一时代的观众产生共鸣,进而代代相传


Sir Nicholas Kenyon相信,“卷福”出演《哈姆雷特》,能为这部戏剧带来一批全新的观众。


既然艺术能凭借创新之力实现自我更新和传承,作为沟通艺术与观众的桥梁,艺术场所同样能借力这股创新力量。而巴比肯艺术中心,天然有“创新”的优势——相比那些承担单一功能的艺术场馆,这个集合各类艺术展演场的大容器,能更便捷地进行跨艺术门类的创新和实验,找到与时代沟通的语言和方式。

 

当然,艺术从来不是囿于一方的固体,很多艺术场馆也早已跳出“场地供应商”这一身份桎梏,承担起更多文化艺术传播、教育的工作。


Sir Nicholas Kenyon在巴比肯艺术中心30周年之际曾表示,受益于15年来对文化艺术的持续投入,英国的艺术发展日益兴盛,也建立起大众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热情,这一切给巴比肯艺术中心未来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相信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英国。

 

人们日益增加的艺术文化消费的需求,给文化消费场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最普通大众直接沟通的文化场馆作,要如何更好地扮演“传播者”的角色,或许还有更多方式可以探索。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蹭别家广告牌的科罗娜,又赢了
    热血的事儿交给别人,我们只负责chill~
    by 毛毛.G
    5 评论
    70 赞
    32 收藏
      月亮艺术家:一群对夜空示爱的大胆狂徒
      晚安 我的灵感缪斯
      by 你明知道這故事詭譎
      2 评论
      50 赞
      24 收藏
        让盲人“看见”,也就让更多人看见了
        水泥厂也能做些更to C的营销。
        by 毛毛.G
        8 评论
        55 赞
        23 收藏
          她的文字里,藏着一整个夏天|灵感手抄本
          感受一段流着汗的、充满柠檬和冰块味的文字
          by 秩秩
          9 评论
          117 赞
          79 收藏
            点击获取一份新型人类说明指南
            “秋天:一个刚刚好靠拥抱就能抵御的季节”
            by 秩秩
            12 评论
            153 赞
            79 收藏
              伦敦街头是怎么变成动物园的?
              Banksy回归,整整九天。
              by DALYNN
              4 评论
              55 赞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