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作息失调?欢迎使用“瑞典”处方
长假刚收,不少人还未从山野到工位的阵痛中跳脱出,假期综合症在10月9日早上达到顶峰。
这种由工作带来的症状该怎么治?答案通常是去西藏、云南或新疆疗愈一下。而现在,有个国家真的把自己开成了一帖“处方”——瑞典。
9月23日,瑞典旅游局发布了一则TVC,将整个国家包装成一味治愈现代病的“药方”。它不只是在推广风景,更是在回应一种时代情绪:奔跑不停、需要喘息。
提到现代人的普遍情绪,“压力”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但想象一个地方:四下空旷无人,只有沉默的森林和偶尔划破寂静的鸟鸣。在那里,你可以在湖泊中游泳,在繁星低垂、无光污染的夜空下入眠。瑞典的自然,不只是风景,它是一片让你重新学会呼吸的场域。

压力之下,身心紧张是不可避免的结果。那么,是时候认识两个瑞典词汇:fika(咖啡小憩)与 lagom(适可而止)。它们源自瑞典的生活哲学,推崇一种“不多不少”的平衡之道。或许正是在这种观念启发下,北欧人乐于在酷热的桑拿后跃入冷水,以此来焕活自己的身体。

除了舒缓与放松,瑞典还备有更丰富的“精神处方”——从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展,到震撼心灵的金属乐队。瑞典不只是让你领略异域风情的地方,更是提升血清素的好去处。

抛开创意层面,从科学角度来讲,也有医生认同瑞典这一“处方”。医生Stacy Beller Stryer说道:“如果病人问起如何缓解压力或改善健康,我会推荐瑞典。瑞典亲近自然的传统及相关文化习俗,对身心健康都颇有好处。”

打开Visit Sweden网站,点击“GET YOUR PRESCRIPTION”按钮,还能获得一份pdf格式的电子处方——点开一看,里面用医生开具处方单的形式,像模像样地列举出瑞典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资源:凉爽气候、丰富植被、死亡金属(是的,Visit Sweden称研究表明死亡金属这类极端曲风有助于消解愤怒)……


翻看近年瑞典旅游局的宣传动作,颇有种另辟蹊径的感觉。比如两年前在受够了被和瑞士傻傻分不清楚后,他们用一支片子告诉大家瑞典和瑞士的区别(点击跳转原文:欢迎大家旅游来瑞典(不是瑞士!!!))。看完之后,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想法:瑞典好玩的东西真多啊!
这次瑞典旅游局借助处方的形式,也并非简单玩梗,而是精准切中了当代人身心俱疲、渴望疗愈的深层需求。将自己作为一味“药”开出来,把旅游从一种“可选消费”升格为“必要的疗愈”。它不再只是关于去哪里玩,而是关于你需要怎样的生活——是压力下的喘息,是失衡后的重建,更是一次主动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