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ndo新作,一辆让你“置身河流”的高铁

如果你喜欢设计,大概率听说过佐藤大和他的工作室nendo。这位有“设计鬼才”之誉的日本设计师,以简约又趣味十足的设计著称,歪脖叉子、只能放一本书的书架、有两个易拉环的啤酒瓶……从平面到产品再到小体量建筑,nendo总能凭借对生活的独特洞察,做出令人惊喜,甚至觉得“刁钻”的作品。

最近,他们对高铁“下手了”。

 

nendo新作:高铁大改造!

和法国工程集团AREP合作,nendo与他们共创了法国国家铁路旗下的第五代TGV高铁。

TGV是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车之一,速度最高每小时320公里/小时,也是法国官方主流列车之一。它以浪漫的巴黎为中心,驶往法国各大城市和周边国家,如果你去参加戛纳电影节,应该也会搭上这辆列车。

TGV自1981年就开始运营,想来也是时候进行一次从头到尾的革新设计了。

nendo的设计,以河流为灵感,贯彻了他们极简的风格,希望给乘客带来仿若置身河流中漂流的房子里一样的体验,快速又舒适。

整车采用了“红白蓝”的配色,你懂的,就是法国国旗的颜色。车头有一个“几乎像动物一样”的鼻子,据说能极大提高能源效率。

走进内部,一等车厢是红色,二等车厢是蓝色,一目了然,不用再担心走错车厢。从红到蓝颜色变化,也试图带来一种从河边慢慢涉入深处的感觉。

座椅外形圆润,如同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整齐散落在车厢中。人还没坐上去,视觉和心理上就已经舒适起来。

当然,nendo也没忘了可持续。整个高铁都是模块化设计,座椅和零件可以轻松拆卸清洁和更换。材料使用上,97%可回收利用,其中座椅90%以上都由可回收材料制作。

这辆一次可坐下1390人的超大容量列车近日才在巴黎里昂火车站亮相,预计在2026年春天上路

明年有机会去法国旅行的话,记得不要错过这辆“河流列车”。

以上图片均来自nendo&AREP

为了让出行变得更快速便捷,近年来,许多列车都在探索新的技术和设计。

为了让列车速度更快,中国时速600多公里高速磁悬浮已经商业运营试点,今年预计就会在上海和杭州等地正式启动,无线充电等新科技也置于座位之中;为了解决列车的噪音问题,日本新干线子弹头列车从翠鸟汲取灵感,开发出长15米的长鼻型车头,能在不损失速度的情况下,保持超低静音和超低能耗;为了让列车更省力和安全,悉尼今年还推出了无人驾驶列车Inspiro,可能改变城市交通的未来走向……

 

图注:妹岛设计的半反光西武列车

除了硬核技术和功能上的“提质增效”外,“人”的需求和体验也愈加变得重要。快捷和舒适,我们都想要。

nendo的这一高铁设计,就是一种尝试,哪怕沿途没有风景,日常乘坐也能享受到舒适怡人的旅行体验。

 

从“设计鬼才”到“文化大使”

TGV是nendo第一次涉及铁路设计,但这个看上去跨了很大领域的事儿,对佐藤大来说只是寻常操作。他们一直在尝试不同领域。

近一年来,nendo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但不变的是他们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发现日常隐藏着的“!”时刻,用最小的颠覆性设计,重构人们的习惯,改变人们的生活。

除了高铁外,他们最近另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便是世博会的日本馆。

浪费,一直是世博会这类大型活动结束后被人忽视的问题。

因此,佐藤大把2025年世博会日本馆做成了一个无限重复使用的空间,让所有进去的人都能感受生命的无限循环。

他将日本传统自然观与现代可持续技术融合,采用环形CLT(交叉层压木材)结构搭建场地木材间隙象征生命循环的“间隙”,整体视觉仿照细胞分裂和再生,整个日本馆也打破了传统展馆静态展示的局限。走进展馆,就像打开了无数道“生命之门”,经历不同的生命时刻,感受和世间万物的交集,体验一种无始无终的“奇异循环感”。

空间里还有个“垃圾消化展馆”,是一个生物沼气装置,能现场将世博会场的垃圾转化为能源,让参观者能亲身体验“废弃物—能源—动力”的全过程。

和TGV的可持续设计理念相同,日本馆所有材料都可以轻松拆解,展后能被运送到日本各地的建筑地重新利用。

佐藤大也走进了米兰设计周,做了很多具探索性的设计实验。

设计周期间,他举办了5大新产品系列个展,名为“自然的低语”,聚焦于日常生活中那些经常被我们忽视的自然现象:云的模糊性、光影的关系、地下或雨中感知到的时间流逝,还有浸泡在水中的植物。

设计中使用了大量新材料和技术——用不锈钢棒排列成雨滴轨迹,把铁网切割成几何图案做成储物空间,用品牌边角料压制成花瓣样的家具,就像土地和水中凋落的樱花……这些都反映了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惜物精神(勿体無い)。

“如果人们能在这个展览中找到从不同角度看事物的方式,那就会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变得多有趣”,他说,“我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奢侈”。

可以看出,nendo正逐渐将目光从最初的商业设计,投向文化表达、社会责任及设计实验中。

佐藤大设计的核心是“1%的颠覆”,即只改变传统设计中1%的细节,便可创造全新的体验。这种谦卑的野心,正从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改造中,扩展到国家形象、生态伦理这些宏观议题上。所以,nendo接下了奥运火炬、国家铁路、日本世博会这些项目。

图注:Nendo 为东京奥运会打造的奥运会火炬。 图一来自wallpaper,图二来自:Tokyo 2020,其余来自nendo

虽然此前有西方媒体批评他的“日本风格”流于表面,比如反复使用折纸或禅意的元素,而佐藤大回应称自己“无意代表日本,只是解决具体问题”。

但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他还是成为了“日本设计”的代表之一。

nendo最近的新动作,开启了对可持续的关注,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对无障碍设计的关注,对创新材料技术的关注——这些维度也正被越来越多日本当代设计师和工作室纳入基准之中,体现出日本设计的变化趋势:从细节至上走向社会创新

佐藤大曾洒脱地说过“设计不必改变世界,只需让人微笑”,但在去年接受Dezeen专访时他也开始感叹:“我觉得当下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变得越来越巨大,尤其对于一名年轻设计师或小工作室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很多事情,工作肯定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现在的设计不仅仅只是提出有趣的想法和制作东西了。”

在老龄化、气候危机、社会经济下滑等各种议题下,这也不仅仅只是日本设计正在革新的地方,它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重视的命题。正如日立首席设计师丸山幸伸所言:

“未来的设计不是画图,而是为模糊的未来赋予形态。”

 

 

 

文/Zachary@顶尖文案TOPYS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杀疯了”的《苦尽柑来》,是什么好东西?| 清醒蹦迪
    讲女性故事,拜托请像它一样真诚
    by 阿诚。
    4 评论
    62 赞
    13 收藏
      黑暗隧道的尽头,是小狗在等你
      如果有宠物,那生活也还不错
      by 秩秩
      3 评论
      139 赞
      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