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打开小时候的电视机,我又悟了!|清单

现在大家总说“内娱完了”,我们对当下演艺圈的不满还表现为热衷于重温小时候看过的流行文化作品。

那些好作品让我们从小就守在电视机前、蹲守着报刊亭或书店,今天再看也依然津津有味。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长大后才发现,在这些历久弥新的故事里,原来有着因当时年纪太小而看不透的真相,新的视角又了新的解读。又或者是,其实我们早就被这些故事教会了某些朴素的道理,只不过被驯化成大人的我们却忘记了,重温它们的过程中又启发了当下囿于某个人生课题的我们。

世界很复杂,做大人很难,去找儿时自己要一个从故事里得到的称手“道具”吧。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在朋友面前坚持自己的勇气,我至今仍在学习。

我至今仍旧记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结尾,学院杯揭晓前,邓布利多为勇敢保下魔法石的三人组加了整整160分,让格兰芬多的总分一下追平了原本遥遥领先的斯莱特林,而此刻,场面似乎陷入了僵局,学院杯该颁给谁呢?

“勇气有许多种类。对付敌人我们需要超人的胆量,而要在朋友面前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于是,整本书从头到尾都显得笨拙甚至有点好笑的角色纳威·隆巴顿,为格兰芬多赢下了至关重要的10分。

在本属该属于主角三人组的舞台上,罗琳却把最高光的时刻给了一个“笨小孩”,甚至赋予了他更难能可贵的品质,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因为,时至今日,我仍旧在学习如何在面对朋友时,坚持自己,在大家都认可某件事时,有提出异议的勇气。

最后,相信熟悉《哈利·波特》系列的人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纳威这个角色的偏爱,那是一种温暖的鼓励,鼓励着每一个自觉平庸、不聪明甚至笨的孩子,坚守自己的善良,你终会成为那个手持格兰芬多宝剑斩杀恶蛇的英雄。

 

《蜘蛛侠》:

做反派易如反掌,而他选择做大家的好邻居蜘蛛侠。

小时候的自己总是钟情于在故事中虽然镶边却个性鲜明、有点怪异的配角,总有些瞧不上传统历险旅程叙事里的过于“伟光正”主角。

因此,当初我在看《蜘蛛侠》的时候,“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听起来只是一句俗套的口号。直到今天自己明白了许多道理却无法保证成为一个绝对的好人,才知道坚持做一个好人、走正确的路有多么不容易。

皮特·帕克只是一个被蜘蛛咬到的普通高中生,既没有超人的神性,也没有蝙蝠侠和钢铁侠那样高科技和钞能力。大学毕业后,就算人生的B面是超级英雄,他在日常中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为生计苦恼。拯救世界的重任落到了这位年轻人的肩膀上,与其说是主角光环,不如说是意外,搅动了平凡的生活,也没有给他带来世俗意义上的好处。

他不是穿上蜘蛛衣就知道如何击败恶人的英雄、拿了主角剧本就成了有了勇气,他甚至还没完全长大,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是在经历过父母双亡、失去本叔叔,放弃平凡生活和爱情——清楚知道为了维护正义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后,依然学着背负责任,义无反顾地对抗邪恶。

彼得·帕克身上的悲剧使他本有无数机会误入歧途,做反派易如反掌,而他选择做大家的好邻居蜘蛛侠。

 

《花木兰》:

不需要做到像男人一样我们才能赢。

如果我既不像一个女人又不像一个男人怎么办?那就做自己。

都说迪士尼的女性主义书写是从《冰雪奇缘》开始的,现在的小女孩都想做艾莎女王而不是公主,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一位非公主、中国女性角色——花木兰,早就告诉了我们追求真我的道理。

开场花木兰参与相亲筹备时,她勉强地扮演一个淑女,结果处处不符合要求,甚至还被媒婆断言不能给家族争光。而当她后来替父从军、到了军营,她也有样学样,试图学习其他男人邋遢、粗野、暴力的样子,同样失败告终。

尽管相对于当代不断在进步、被修正的女性主义理论而言,1998年的动画有不少局限,但这两处情节分别生动地呈现了两种性别角色的塑造过程,而在现实中,有不少人在其中适应得很好。

但这不应该要求所有人都被嵌进这两种性别的模板中,而且应该有更多可能性。就像花木兰后来意识到自己参军,并不完全是为了孝,而是为了自己,做她本来就想做的事情。最终她在危急时刻利用不逊于男子的智慧、勇气以及象征女子的扇子逆转危机,取得胜利。

今天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女性为了取得成功和地位,为了在男性定下规则的竞赛中取得胜利,像个男人去工作和生活,有时还会因为结构性困境而选择放弃那些被污名化的女性品质——我们好像忘了,看,花木兰就做花木兰自己也能赢。今天是时候一起创造一个能有更多花木兰能做自己的世界了。

 

《小美人鱼》:

比起爱情,我想我会更珍惜自己。

在一众令人眼花缭乱的迪士尼IP中,童年时期的我最喜欢的便是小美人鱼。即便爱丽儿不是最漂亮的,那条长长的鱼尾以及能消除一切烦恼的蔚蓝海底,足以引起一个孩童的无限想象。

可在长大后重看这个故事,却品尝出了另一种味道——爱丽儿为了和王子在一起,不惜牺牲自己的声音来换取人类的双腿,还要忍受每一步都如履刀尖的痛苦。日复一日的物理煎熬,只为了留在一个人身边。这样的关系真的美好吗?如今我只觉得细思极恐。

什么样的爱情,需要你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换取?我想,不仅是爱情,任何一种以巨大牺牲为前提的关系,都多多少少隐藏着看不见的陷阱。诚然,健康关系的维系要求许多种品质,但其中一定没有剥夺、牺牲,而更可能是平等、交流和包容。

在一些对《小美人鱼》的分析中,爱丽儿被形容为打破桎梏、追寻自我的象征。可这些品质的实现全都指向一段亲密关系,甚至最后还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不可忽视的歌颂牺牲、神化爱情的倾向。对于正在形成价值观的孩子而言,这无疑又是一剂浪漫爱的毒药。

 

《魔卡少女樱》:

能够识别更多爱的形状,便是成长的意义。

很多人都想回到童年,但对我而言却是反过来的。长大以后,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解释权,终于不用再100%信任大人们撰写的“官方简介”了。

我几乎在小学时把《魔卡少女樱》看了一百遍,但看到的始终是小樱在收伏库洛牌时的爱与勇气,以及和李小狼羞涩懵懂的爱意。所有的配角,都是补充人物关系的工具人,有了他们更好看,但完全没想过去了解他们的内心os。

猛一天我突然发现,这好像真的不是小樱的大女主戏,而是一个“大家都有自己人生”的群像剧。

知世不只是小樱的朋友、头号站姐,她会隐晦地告白说:“喜欢的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哥哥桃矢会在询问雪兔真实身份时反复纠结,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的尺度,也正因为他对雪兔的定义并不只是一个每天上学放学的搭子。知世妈妈对女儿留长发的执念,以及对小樱爸爸隐隐的恨意,也源于小樱妈妈去世之后,内心深处多年来无法释怀的潮湿。

没有无缘无故的关心和帮助,没有绝对的主角光环,每个人都为了“私心”而行动,这是小小的我,没有经历过复杂社会关系而无法领悟的部分。

在单一叙事里,大家刻意隐瞒着非主流的爱,弱化人与人之间的悲伤、嫉妒、利己主义,这种“纯享版”给予了我无知的快乐;但如今的我,终于能够识别更多爱的形状,能够共情与“主线剧情”无关的细枝末节,也是成长的意义。

 

《西游记》:

长大才发现,最难斩的是心魔。

一听到《西游记》热血沸腾的电音就要发足狂奔回家的小朋友们,还记得其中有一集《真假美猴王》吗?

这场孙悟空vs六耳猕猴的对决,一直是我不太喜欢的一集,它太像小时候大家都玩过的模仿恶作剧,远不如其他妖怪的法宝百出来得精彩。

然而,随着“最被低估的”《西游记》被一再重新解读,这一集不再只是简单的“又一关”。

这场大战中,到底是李逵打死了李鬼,还是李鬼打死了李逵,甚至,这个李鬼根本就是李逵?——不少人相信,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自己的一个分身,打死那个桀骜不驯的自己,也许是修得正果的唯一出路。

本来只是玄幻,现在多了几分悬疑。无论接受哪种解释,这显然都是八十一难中最艰险甚至最黑暗的一战。而这种斗争,今天的我们并不陌生,它时时都有、处处皆在,否则,就不会有“内耗”这个词了。

虽然都说东亚父母擅长打压,但是小时候人均自信爆棚,我们以为长大后的自己,也必定和战天斗地的孙悟空一样,不断升级打怪,关关难过关关过。只不过我们没有想过,当时看似平淡的一集早已预告,最难对付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心魔。

不过好处是,一旦你认出它,它也就无所遁形了。无形的东西才最可怕,不是吗?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一朵不被看好的花竟然火了60年|品牌兔子洞
    “Marimekko”到底要怎么念?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1 赞
    30 收藏
      环球街角指南丨有了BONUS TRACK,下北泽会成为想要居住的街道吗
      “不要忘记散步之心”
      by 緑 midori
      4 评论
      50 赞
      18 收藏
        “一个女人出门时会把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随身带走“|灵感手抄本
        什么时候开始读艾丽丝·门罗都不晚。
        by 鲸鱼鱼鱼鱼子
        2 评论
        54 赞
        28 收藏
          拍不完!2T的云盘都不够我存宠物照片!
          拿来参加这个比赛,说不定还能得奖。
          by 鲸鱼鱼鱼鱼子
          2 评论
          54 赞
          15 收藏
            这则“纯文字”火锅广告,一眼就看饱了
            一组靠“想象”补全的海报
            by 秩秩
            3 评论
            65 赞
            30 收藏
              “当完成了童年的理想,童年又变成了理想”|灵感手抄本
              谁说小孩子不能拯救世界?
              by 秩秩
              12 评论
              91 赞
              47 收藏
                这些品牌,光靠logo就能做几百种营销|灵感库
                logo营销永不过时
                by 秩秩
                2 评论
                51 赞
                39 收藏
                  把世界看成一个巨大的“Yes but”,创意不就来了丨一周创意速览
                  来啦,这周的灵感补充装
                  by 緑 midori
                  0 评论
                  67 赞
                  2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