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扮演“外国人”时,有种很美的精神状态

曾经有一个经典的meme:一个外国人穿着一件黑色T恤,正面写着“老外来了”,反面写着“老外走了”。不仅有一种冷峻的幽默感,还包含了一个关于认知的经典隐喻:在一个具有文化差异的场域里,他人如何看待你,以及你如何看待自身。

看笑话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习以为常的话语被没有恶意的颠覆,且双方都没损失。但如果转换到被观察者的视角,你又能否成为一个理想的“外国人”标本?

《月曜夜未央》(以下简称《月曜》)是一档日本街头采访节目,不关心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而是聚焦生活方式五花八门的素人,比如热衷进行无用发明的“茶壶大爷”,靠优惠券生活的桐谷先生,不用手就能将牙签插进鼻孔里的自信女性……观众也能透过这些迷惑、搞笑的桥段,见证那些多次出镜的普通人生命历程的转变,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结感。

《月曜夜未央》的两位主持人分别是男子偶像成员村上信五(左),和国民主持人松子・DELUXE(右)

《月曜》不仅在日本大受欢迎,也是很多中国观众的“电子榨菜”。于是,去年由一位上海PD牵头,他们开始制作“中国特辑”,飞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收集中国居民的“迷惑行为”。那些经过剪辑,最终保留下来的画面,也许是我们常常被遗忘的“本土感”。

 

《月曜》里的北京人、上海人、成都人

 

《月曜》中国特辑,同样采用街头采访,同样对准的是在街上“和别人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的路人。

北京篇以北京城区为圆心,向通州延伸,最远走到了河北。作为第一期海外节目,依旧从“与众不同的发明家”(個性な发明家)这一《月曜》最有把握的题材入手,采访到了以无用发明走红的“中国爱迪生”(《月曜》给的title)手工耿以及“中国钢铁侠”(也是《月曜》给的title)吴玉禄。这些在“没必要”和“很渗人”两种气质间徘徊的作品,很难不让人捧腹大笑。

《月曜夜未央 北京篇》转载自:@日本沙雕日常

 

而在呈现上海篇时,节目组围绕着北京与上海的“地域之争”做文章。一个受访的北京人认为,上海像日本京都(在日本刻板印象里,京都人表面佛系实则阴阳怪气),南方的山太多像日本群马(在日本刻板印象里,群马县的特产是:风大、嗓门大,以此指代“乡下”),上海人则不同意,用“国际化”“精致”形容自己的城市。

在扫街时,《月曜》将镜头对准了上海特色的住宅形式“弄堂”,将其巧妙表述为了“下町のある住宅街”(现多指“平民区”,但该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江户时代住宅密集、邻里相互熟悉的下町地区);也从安福路举着长枪短炮的“老法师”,以及卖花大叔的吐槽下,精确地抓住了一个上海作为新消费网红城市(并不唯一)的生态——街拍。

安福路上的街拍生态

最精彩的莫过于上个月播出的“成都篇”,充满了各种偶发性的高能,颗粒度远超于节目组的预设。一开始,向日本观众介绍“成都”这座城市时,是这么说的:

位于中国的中部(注:实际位于西南部)

大熊猫、三国志、麻婆豆腐——This is中国(注:熊猫、三国题材、中国料理招牌菜,是日本人所理解的“中华风”;BTW:天津饭和左宗棠鸡也是中国料理的热门菜,请感受一下日本中国菜VS本土中国菜的相关性)

《月曜夜未央 成都篇》转载自:@日本沙雕日常

 

受访的路人也各具特色:在公园里以奇怪方式锻炼的老年人,热情洋溢地穿梭在商圈的中年模特队,酒吧门口摇曳生姿、ln不分的川系美男,吃火锅露肚皮、热爱采耳的公共文化。在节目组问道“什么是成都”时,一个路人充满禅意地入镜又离开,将此推至高潮。

成都的城市观察里,从“大量使用辣椒的超辣四川料理”(唐辛子を使った激辛四川料理)、吃兔肉,这种便于入门的饮食文化入手,蔓延到充满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空气,是迄今为止的“中国特辑”中最有洞察、最具人格化的内容。

 

夹生的“牛蛙问题”

 

除了内容本身“好不好看”之外,还有另一个有价值的套娃问题:“我们作为本国人,如何看待我们作为外国人时的刻板印象或是颠覆性印象?”

节目中有一个争议环节,可以引出这个答案。在北京、上海的地域之争之后,节目组还提出了“南北食物之争”,谜面是“吃不吃牛蛙?”,最终得到18:2(吃VS不吃)的调查结果。相较于“这么多人都吃牛蛙”这一压倒性的结论,事实上很多人更怀疑“吃不吃牛蛙”是否有典型性,是否构成问题?

在日本,牛蛙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而中国确实也有“部分人不接受它”这一事实基础。但节目组完全误判了这一问题应该给出多少砝码,也许在他们看来,它的量级等于“咸甜粽子、咸甜豆花”,但在我们看来,它与“吃不吃乳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只停留在食物层面,并不与文化习俗强相关。

“牛蛙问题”,出现在如此激烈的噱头之后

但是即便蒙着一层纱,外部的洞见依然会让身在此山中的人们泛起涟漪。比如提到“中国人逛菜市场完全不用带钱包(買い物は全てキャッシュレス)“这一新闻时,相信屏幕前的中国观众都会缓缓打出一个问号,继而意识到习以为常的“移动支付”实际上承载了生活变革的意义,因为太过习惯,反而常常忘却。

以“本地人”为中心的大发现,也在冲击着我们在社交媒体加诸城市的新型刻板印象。比如在《月曜》的镜头里,上海不再是一个某红书里遍地主理人、张口即“巴子”、chill vibe的“精致中产”城市,也有会担心牛奶瓶没有好好回收的普通人;“宠物友好”并不只是灵缇犬和异宠友好,乌龟也能自由地city walk,在时髦之上的那层生活中朴实的灰尘,也同样被看见。

但如同“牛蛙问题”一样,为了平衡日本人为主的观众偏好,有一定“谄媚性”的内容。呈现上常常“到此为止”,但在更相似文化背景的人看来,似乎信息的偏重点有所倾斜。

比如吴玉禄深耕“巨大人型机器人”领域36年的发明成果,之所以“荒诞”,比起视觉的搞笑,更有一种过时与割裂的意味。对非燃料式代步工具的执着,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猪八戒形象(魔改版)的选取,以及“22郎”发明中红白喜事惯用的打镲仪式,无一不在书写着上一代际、北方农民的文化记忆。

了解一个国家往往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开始,但课本上往往只会告诉你词语的“内涵”(是什么意思),很难详细且确切地去介绍词语的“外延”(能想象到的相关意义),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个外国人在试图推开另一扇门时,往往能知道“血”是“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却不知道“血浓于水”这种化学反应实际上指的是“亲情”,对于二者的学习是滞后甚至断层的。

基于此,去讨伐《月曜》这样一个娱乐性质的综艺节目,是否严格考据或有鲜明的观点,意义寥寥;但如果能从他们意想不到的误解中,获得一种重新思考的视角,才是一件更有趣的事。

换言之,也许对普通人来说,更好感知城市的方法不一定是一本社会学巨著;看到一个在深夜偶然脱轨呕吐、然后又遁入稀松日常的人,才更有“在某地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的实感。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这本词典,说出了成年人的心里话
    瞎说什么大实话!
    by 秩秩
    2 评论
    101 赞
    50 收藏
      这是一张你可能看不见,却有温度的户外广告
      “如果你能看见,说明你被看见了。”
      by 毛毛.G
      5 评论
      84 赞
      46 收藏
        要问City不City,你得问问Le Labo | 品牌兔子洞
        Le Labo,一个可以当形容词用的品牌。
        by 傅悉汀
        7 评论
        91 赞
        40 收藏
          今年最舒服的广告,竟然让我“偷窥”?
          有时候,“舒服”不需要表达太多
          by 秩秩
          8 评论
          50 赞
          29 收藏
            想发疯?来2025年度流行色里冷静一下吧……
            “蓝色正在卷土重来”
            by 秩秩
            1 评论
            54 赞
            31 收藏
              什么样的生活最city?她们的回答是可持续|全时漫谈
              在充斥着快消品的城市里,用想象力打开一片可持续的绿地
              by 秩秩
              4 评论
              51 赞
              25 收藏
                欢迎来到Michael Pedersen的街头剧场——
                连砖头都是创意的原料
                by 秩秩
                4 评论
                117 赞
                4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