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的“小废桌”,主打的就是一个让你服气

从一个不起眼的汉堡摊,到现在遍布100多个国家,要说麦当劳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对快餐的本质——快、方便,拿捏得死死的。这个步骤增加的不仅是产品价值,还树立了麦当劳明确的价值主张。

在去年的米兰设计周上,麦当劳又在“如何提供便捷性”上脑洞大开。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参加展会时人多、拥挤还得暴走的模式,这种时候去餐厅排队是指望不上了,如果能有即买即食的快餐,那么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洞察到这个需求,麦当劳与品牌与广告公司 Leo Burnett合作想了一个创意方案,可以为40万名可能没有地方吃饭的设计爱好者提供食宿。这个解决方案就是是“桌袋”,故名思议,一个随时可以变成了户外桌子的外卖餐盒。

从外形上看,你可能会误以为麦当劳是不是又出了啥搞怪的手提袋了,但是一旦固定在上面写着“让我成为你的桌子”的柱子上,你瞬间就可以get一个环保、轻便的户外餐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餐桌并非什么花拳绣腿不中用的玩意儿。展开后,不仅可以放两个汉堡和两份薯条,甚至还内置了一对杯托。餐袋也是100%可回收的,所以顾客吃完饭后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们带到回收站。有了这个东西,还要什么野餐桌?就连路边最恼人的柱子都变得可爱了几分。

当然,说回营销,麦当劳主打的就是一个“让你不得不服”。首先这么方便又击中痛点的事,怎么让大家都知道是麦当劳的手笔呢?——答案就是,桌袋的提手被设计成了麦当劳标志性的“M”logo,反正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自己行动的广告牌这事,麦当劳也不是干一天两天了。

再者,这些盒子可不是想买就能有,而是被分发给通过麦当劳应用程序点餐的特定顾客们。就算是营销,麦当劳也没有在广撒网,而是精准洞察到有便捷性需求的客户。毕竟在店内点餐的客户,极大可能就在店内用餐了,而通过手机App点单的,人群画像更为精准。

当品牌营销陷入同质化时,不妨参考下麦当劳的做法。营销并非总要大而全,有时候针对细分市场和具体化场景,通过时间的复利,反而覆盖到了更广的圈层。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如果我租的房间只有一平米……
    也可以过得很快乐。
    by 秩秩
    7 评论
    70 赞
    27 收藏
      消失的秀才以及早就消失的女人们丨清醒蹦迪
      一个秀才倒下,无数个“秀才练习生”蓄势待发。
      by 緑 midori
      13 评论
      121 赞
      31 收藏
        Spotify出了一首可以被“看见”的歌
        by 秩秩
        6 评论
        95 赞
        44 收藏
          那些AI无法翻译的话
          你什么也没说,但已经足够了。
          by 毛毛.G
          3 评论
          78 赞
          19 收藏
            DIESEL秋冬广告大片:人人人人D人人人人
            不做“看一眼就划走”的广告
            by 緑 midori
            6 评论
            58 赞
            24 收藏
              “我也讨厌广告,所以我得想个解决方案”丨TOPYS专访Dave Bell
              跟他聊完,更爱KesselsKramer了。
              by 毛毛.G
              6 评论
              55 赞
              29 收藏
                用丈量城市的温度塑造一种女性主义|TOPYS专访Blanca Valdivia
                女性主义视角助力城市规划。
                by 鲸鱼
                1 评论
                51 赞
                12 收藏
                  他的绘本,总是带着“限制”在创作丨BigKids
                  不管孩子还是我,书架上都可以有一本他的书。
                  by 毛毛.G
                  6 评论
                  82 赞
                  4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