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小块布料得罪全世界-Rudi Gernreich 鲁迪·简莱什| The Designer's Designer [48]

The Designer's Designer专栏简介:

设计师们的心里都有一张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又或许只有一两个)布满了对他们设计路上曾有启发或影响的名字。

名单上的人也许家喻户晓,又或名不见经传。他们也许没有追求过世界定义的成功,但却活出了波澜壮阔的人生。他们的作品与人生的哲学,都紧紧地抓住了那些梦想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们的心。


什么能穿,什么不能穿,到底是由谁、又应该是由谁来决定呢?直到现在,在不同的地域里,人们的服装,特别是女性的服装,还是有着成文或不成文的各种规定。在不考虑使用者的意愿之下,似乎普遍默认布料越多越能保障女性的安全与尊严,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名时装设计师却提出了另一个论调,他说——布料越少越不性感,去芜存菁才能让我们看见人的真诚本质。

虽然提出这个论调的鲁迪·简莱什(Rudi Gernreich)的性别为男,但是人生经历过不少无理压迫的他,或许能够感同身受。

简莱什1922出生于奥地利富裕犹太裔家庭,从小由于家族生意关系,常于布料与华服丛中打转。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短暂的平静中,他醉心于半玩耍地设计各种衣裳, 12岁时被当地活跃的舞台服装设计师相中,想要把他带到伦敦培训,但被他的母亲以年纪尚轻婉拒。

Model Peggy Moffitt wearing Designs by Rudi Gerneich with Rudi Gerneich. 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1938年,由于对犹太身份的担心,母亲带着简莱什来到了美国的加洲开展新生活。简莱什一下子由过着丰裕生活的孩子,变成要逐户推销妈妈做的手工糕点去糊口的难民。他不但没怨天尤人,还为了帮补家计跑去应征清洁殓房尸体的工作。在日后的访问中他说:「有时候人们称赞我的衣服与人体非常贴合,说我一定曾经学过解剖。也许是的,我曾经经历过最速成又最实在的解剖研习。」

Heini Mayr/ullstein bild via Getty Images

他一边打工一边于洛杉矶的美术学校学习,掌握了新语言的同时,也得到去一家服装制造商当学徒的机会。毕业之后他短暂地在好莱坞做过一阵电影服装助理,之后加入了当地的舞团,虽然深知自己不是当舞者的料子,他却有着当编舞家的梦想。

虽然不久后年轻气盛的梦想就熄灭,但他也习得了衣服与人体运动的各种互动,什么剪裁物料带限制性,什么织法可以让动作更流畅漂亮。依然热爱舞蹈的他在之后的设计生涯中也持续为不同的舞团设计戏服。

Costume designed by Rudi Gernreich for the Lewitzky Dance Company’s Inscape production, 1976. Photograph © Daniel Esgro.

当时的时装潮流均由巴黎主导,而战后的潮流特别强调女性的腰部线条,束衣更是种种限制大幅度活动,使女性看起来更”女性化”的配件再度流行。简莱什断断续续地于几个设计师门下工作,只能参照巴黎的款式去设计,但并不认同如此限制身体自然活动的设计方式。

Model Peggy Moffitt wearing Designs by Rudi Gerneich. 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50年代开始,简莱什与很多同为德语系的前难民移民,或二战之后移民到美国的犹太裔设计师们及公司合作,慢慢开始制作出比较接近自己想法的服装, 并于洛杉矶的前卫服装店出售自己的设计,建立起名声的同时亦塑造了自己的品牌风格。

Veruschka in a Rudi Gernreich design for Harmon Knitwear. Photographed by Franco Rubartelli, Vogue, January 1, 1968

至于他的品牌风格是什么呢?这得从他的信念说起。

简莱什非常反对宗教和社会强行添加于人体、特别是裸体的各种负面含义。他不觉得裸体是可耻的,也不同意人们将身体过度性感化。他想利用他的设计减少人们对裸体的羞耻感,解放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尊重女性的完整人格,而非从他者的角度去构建成为女性的外在条件与守则。

Birgitta af Klercker in design by Rudi Gernreich, Photographed by Irving Penn, Vogue, December 1, 1966

他的设计在世俗眼光看来自然非常惊世骇俗。他的个人品牌于1960年代成立,作品将极简主义设计与明亮、迷幻的色彩与尖锐强烈的几何图案进行组合,形成斑斓流动的色彩和创意大胆的大片剪裁。

Model Peggy Moffitt wearing Designs by Rudi Gerneich. 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他是第一个将骨质衬里与内置胸罩从泳衣中取出,与舞蹈的连身衣稼接造成新的、贴合身体线条的泳装的设计师;他也是第一个设计男女通用的中性(UNISEX)服装的前瞻者,他心中未来男女平等的美学成了许多科幻电影(包括《星际大战》)的服装设计雏型,同时也开拓了新的成衣类别;他还是第一个正式拍摄时装短片的设计师,虽然活跃于六十多年前,但是他的观念与行为似乎与现在的设计师们并无差别。

Fashion film with Model Peggy Moffitt wearing Designs by Rudi Gerneich. Photograph  & Movie © William Claxton

1960年前后,他与伦敦的玛丽·昆特(Mary Quant)各据一方,一同挑战迷你裙到底有多短的同时一同推动了摩德时尚(MOD)的发展,他对新物料的兴趣,如乙烯基和塑料等,以及对针织制法的深入理解,让他不断创造出时尚舒适兼备,又与时俱进的新型服装。

Model Peggy Moffitt wearing Designs by Rudi Gerneich. 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说到创意,当然要提一下那件于1964年推出,跟他名字几乎挂上等号的上空比基尼(Monokini)。这块小小的布料的影响力大得几乎贯穿了整个地球,毫不避讳露出女性胸脯的这件作品震惊了梵蒂冈、被克里姆林宫定为美国堕落的证明、康城影展与日本世博都纷纷禁止参与者穿着。美国也有两人因为穿这作品而被拘捕,简莱什本人更因此收到了为数不少的死亡恐吓。

Peggy Moffitt modeling the topless swim suit designed by Rudi Gernreich, 1964.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商业上,他也同样不受拘束,不止步于舆论与恐吓。当品牌通通以门面、形象、高不可攀的价格去区分客户的时候,他决定与大众化的连锁百货公司合作,将自己的设计以亲民的价格供美国不同地方的人们购买。降低定价当然跟新的价格更为低廉的人造物料不无关系,但是这个商业决定也跟他的信念紧紧相扣。

Images scanned by Sweet Jane from LIFE magazine, September 13th, 1968. All Photographs by Bill Bell.

他一直是平权概念的拥护者,包括不同性向,不同种族肤色,不同阶层等。简莱什将时尚作为一种批判与尝试改变社会的媒介,商业决定也好,时装系列的主题也好,都被他视为吸引大众注意的好机会。每个细节都会融合他关注的议题。比如1974 年洛杉矶市规定禁止裸体日光浴,他就顺势设计了第一件面向大众的丁字裤泳装, 似有若无地去作出反抗。

Rudi Gernreich for Bob Cunningham. Photographed by Helmut Newton, Vogue, January 1, 1975

纵使职业生涯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与现有制度抗衡的大动作,他却并非一个喜欢享受镁光灯的人,而是极力将公私严格分隔。也许是因为曾经因性向而吃过苦头,虽然一直出钱出力支持美国第一个同性恋平权团体,他却并未留名,也从来没有公开过感情生活。

Model Peggy Moffitt wearing Designs by Rudi Gerneich. 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设计生涯中总共获得6次Coty大奖(类似CFDA的前身)的他,一度被认为会与Dior 或Courrèges等一样于时尚史内留下美名、成为巨匠,可惜事与愿违。这也许是由于他与巴黎的时尚圈始终不咬弦,坚决拒绝在巴黎展示设计,并一直主张他的设计不受欧洲流行的影响,强调美国设计师克莱尔-麦卡德尔(Claire McCardell)才是他的启蒙;或许其中也有价格亲民、销售面向大众的原因。

Rudi Gernreich fashions at the Wiltern, 1985. PHOTO COLLECTION, 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

虽说在时尚史上他最终没有同期设计师那么有名,可是他留下的事迹还是在被传颂。他的人生被改编成了舞台剧,2012年的《时代杂志》把他列为100名最有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100多件他的设计。2019年,洛杉矶的史格博文化中心举办了他的回顾展,并将展览命名为-无畏的时尚

9|11 Fearless Fashion, Exhibition view © Danny Moloshok / Skirball Cultural Center

近年时尚圈掀起复兴品牌的风潮,获得简莱什品牌版权的御用模特儿好友佩吉莫菲特(Peggy Moffitt)与Comme des Garcons于2003年合作,以Peggy Moffitt/Comme des Garçons的名义重新发行。品牌的泳装系列亦在德国投资者的支持之下继续推出。

说到底,一个人想穿什么该由那个人说了算。他追求的并非让女性都按他的方式装扮,而是提供更多的选择。简莱什充分展示了那足以撼动既定框架的设计力量,他的例子说明,专注做好自己面前事情的涟漪,或许终究足以翻大大的波浪。

Rudi Gernreich with Peggy Moffitt modeling the “Marlene Dietrich”pantsuit, 1964.Photograph © William Claxton,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一篇长长长长长文,带你弄懂播客|创意笔记 01
    你听播客吗?
    by TOPYS.
    9 评论
    68 赞
    36 收藏
      当文学大拿开始讽刺“班味”|灵感手抄本
      “上班,一个大大的骗局”
      by 秩秩
      7 评论
      235 赞
      103 收藏
        2024国誉设计大奖,让文具回归初心
        好的设计大道至简,文具也是。
        by 鲸鱼鱼鱼鱼子
        9 评论
        67 赞
        33 收藏
          这一抹绿,是他送来的春日礼物
          Banksy有新作啦!
          by 秩秩
          3 评论
          91 赞
          18 收藏
            格格不入的我们,像从墙缝中长出的野草|灵感手抄本
            by 秩秩
            2 评论
            107 赞
            65 收藏
              哪个商场愿意以书为主题策展?当然是乐蓬马歇
              怎么有一个巨型纸片人在商场里读书?
              by 鲸鱼
              6 评论
              102 赞
              50 收藏
                环球街角指南丨街道,不止于一条路
                一条街,可供我们想象的空间远比现在多。
                by 毛毛.G
                3 评论
                56 赞
                42 收藏
                  地铁站里有一道彩「红」,是青春的颜色啊
                  青春期的脸红全被《跃动青春》搞明白了。
                  by 鲸鱼鱼鱼鱼子
                  6 评论
                  61 赞
                  5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