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谁的话,你已经很棒啦”

《我的解放日志》等所谓“丧剧”意外走红,有人说原因在于呼应了时下普遍的「让外向者致郁,而让内向者治愈」的矛盾型伴随体验。致郁或治愈,甚至不是两个主体之间的感知差异,极有可能是一个人的两种面向。

如电线一般绞在一起的负面情绪,它们的集合必然会上升成为「内耗」吗?或者,必须在围观过二舅、三舅、四舅等他人的苦难之后,我们才会从痛感中惊醒自己惨得还不够,继而产生一种“被治好了”的错觉吗?其实未必。有一个名为「Worry Lines」账号,每天更新一则写着“丧言丧语”的漫画,但却收到了很多人的留言,称这些不刻意鼓舞人心的内容让他们获得了奇妙的振奋感。

是的,既然担心完一件事,还有999+件事需要继续担心,那何不把「焦虑」变成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与之坦然相处呢?

#关于情绪管理

有时悲伤被我拖着,有时我被悲伤拖着走
我的一天:从心碎到自我疗愈
不能自我和解,至少相互礼貌
爱流泪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关于人际交往

表面上的我←  →实际上的我
太好了,我可以一人操两份心咯
只有一起当傻瓜的才是我朋友!

20:00:欢迎光临!

一分钟后:请进吧!

两分钟后:见到你真开心!

三分钟后:快走吧,我社恐。

 

#关于自我和解

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让我变得更糟
“别鼓励我了,只有躺平才让我快乐”
一些垃圾是好垃圾,跳进自己的舒适圈又未尝不可?
成功很简单,有时候只需要改变一下目标
万事开头难,诶先吃个早餐

-这是我的party

-我可以想哭就哭

-我可以想吃薯条就吃

-我还可以同时把以上都做了

 

刀枪不入但也不会被emo打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希望你也能从这些漫画中获得一种自洽的力量。

关于更多漫画内容,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老派少女洪爱珠“一桃各表”的多面人生|城南唠嗑
    做女性主义者要会做饭。
    by 鲸鱼
    1 评论
    54 赞
    13 收藏
      折纸+定格,我又被“宝矿力手作广告”治愈了!
      在宝矿力单位里,1分钟=4个月
      by 緑 midori
      2 评论
      56 赞
      12 收藏
        当别人都在摸鱼,我却在放牛
        不想工作的n种套路。
        by 鲸鱼
        6 评论
        51 赞
        18 收藏
          连快乐都不敢的东亚人,为什么开始流行集体“发疯”?丨清醒蹦迪
          发疯,也是一种终身学习
          by 緑 midori
          10 评论
          126 赞
          48 收藏
            世界糟透了,但被小狗医好了
            没有说小猫不行的意思!
            by 拭微
            1 评论
            61 赞
            14 收藏
              炎炎夏日,用清凉的艺术给眼睛降温
              冰与雪之歌。
              by 鲸鱼
              1 评论
              54 赞
              16 收藏
                这个母亲节,小丸子和妈妈的真心话登报啦
                优衣库的母亲节“命题作文”。
                by 鲸鱼
                3 评论
                75 赞
                16 收藏
                  在成都ARTE MUSEUM打坐一个下午,我又重新爱上了科技
                  一个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空间,是怎么炼成的。
                  by TOPYS.
                  5 评论
                  65 赞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