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藏着人类轻盈又危险的梦

虽然,介绍一位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要以高中政治考点来作为开篇实在扫兴。但看Charles Pétillon 的作品真的挺难不让人联想到“量变产生质变”这句话的。

一颗气球,渺小轻盈又十分普通,但让这个量词以倍数甚至量级的方式增长,似乎会爆发出不容忽视的能量…….以及美感。比如👇

HEARTBEAT
伦敦考文特花园的装置作品《heartbeat》图片来源:charlespetillon.com

2015年,来自法国的Charles Pétillon 以“10万颗气球占领考文特花园”的装置艺术作品《Heartbeat》扬名艺术圈,从此他的艺术创作就和气球紧紧绑定在了一起。气球既是形式,可以包裹、携带Charles想表达 的一切理念;也是内涵,它们如此日常、纯真、甚至带点孩子气,但在Charles手中可以诠释出一系列严肃的主题,比如「入侵」、「二氧化碳」、「游戏控制」、「贫乏的现代性」、「传统的分崩离析」等等。

Mutations 1

以气球入侵森林的装置作品「Mutation」(突变)隐喻了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所留下的痕迹,看似梦幻轻盈而美丽,实则充满隐藏的危险和暴力的侵略性。

Copier Coller

COPIER COLLER」(复制)是一组摄影作品,照片中人的面貌被形状极度相似的气球遮盖、取代,算是一件谜题就在谜面上的作品了吧。

Charles Pétillon2014年作品「入侵」以看似巨大实际脆弱的气球隐喻社会交往中的某些结构,人们挨挤在一起,互相依存又互相侵占,每个气球尺寸不一,但又都是这个庞大而脆弱的组合的一部分。

「Play Station」系列反思了游戏空间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变化,从游乐园、体育场到卧室(电子游戏场所),游戏与人的关系不仅愈加紧密,甚至开始从精神上控制和殖民人类,这种有害的入侵是Charles想通过该作品提醒人们注意的。

当然,他的作品也不全都是如此严肃沉重的,比如这个「POINT DE VUE」(观点)就轻巧灵动,不乏创意和思辨意味。

「33 KILOMETRES」的创作过程中,Charles在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宽度为34公里)两侧的法国、英国海岸各放置了一件气球“长龙”装置,让它们伸入海中,隔海峡相望,再拍下一组呼应的照片。由于这两组装置的加总长度是1公里,作品便取名为「三十三公里」。

或许是因为对场地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Charles通常会把装置和摄影结合,装置只是过程,最终的成果多以摄影作品的形式呈现,来保证在形态最完美、意义传达最恰当最精准的一刻把一切凝固下来。

除了那些相对抽象的哲思的输出,Charles还用气球这一元素赋予那些不再使我们惊奇的场景和环境一种全新的面貌。创作者通常讨厌一成不变,但偶尔看似不变的东西成为表达核心,经过不断打磨,也可以传递出万千种不同的意义。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charlespetillon.com、danyszgallery.com(经过授权,请勿商用)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定格在热成像里
    一部由热成像仪拍摄的定格动画。
    by 毛毛.G
    5 评论
    71 赞
    26 收藏
      时光飞速向前,而我只想回到千禧年的旧梦里|好物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式梦核
      by 秩秩
      4 评论
      73 赞
      19 收藏
        “四十年前,他用一把公园长椅向我求婚” | 灵感手抄本
        一边歇脚,一边借阅他们的人生
        by 你明知道這故事詭譎
        13 评论
        122 赞
        54 收藏
          终于,我知道了Mother的名字由来
          一家“不卖”的独立创意公司。
          by 毛毛.G
          5 评论
          55 赞
          30 收藏
            年度最热cult片,连官方售后都这么惊悚?
            只恨万圣节前没看《某种物质》
            by 你明知道這故事詭譎
            4 评论
            97 赞
            21 收藏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灵感手抄本
              为猫咪开辟一片专属而柔软的文字腹地。
              by DALYNN
              16 评论
              157 赞
              64 收藏
                计划精神过冬,是时候让“死人微活”了 | 太阳底下
                一年两度的好东西又来了
                by 阿诚。
                4 评论
                78 赞
                19 收藏
                  三年了,“社群”还能嚼出什么新滋味? | CCC成都社群大会回顾
                  “一群人的慢慢来才更快”
                  by TOPYS.
                  1 评论
                  56 赞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