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一起玩啦,因为妈妈要把我送去庙里”

在小朋友的履历里,才不会攀比学校是不是重点呢。反正在哪里都是吃好吃的曲奇,因为抢不到滑滑梯而生气,嘻嘻哈哈为主哭哭啼啼为辅地度过每一天。

但如果这时谁云淡风轻地提一句“我小时候去少林寺待过”(总有小孩喜欢说“我小时候”),就会收获一堆羡慕的眼神。

寺庙,因庭院深深之景、神秘高深之气质,而令人不明觉厉。去过的小孩自然也莫名带了一种得到过高僧指点的光环。那么,如果有一份去寺庙里幼儿园上学的offer你愿意接受吗?

提到“非常规”幼儿园,大概你就猜到了会是日比野设计的作品。爱知县阿久比町的新建幼保一体园(幼儿园与0岁起托育园合建项目),前身是成立于1945年农忙时期的托儿所,与寺庙一墙之隔。如今为了提升孩子们的沟通能力,提醒其勿忘本地传统文化,将它往与寺庙强渗透的方向进行规划。在实际用地中,一部分邻近寺庙,一部分在寺庙内部。

为什么选择寺庙?日比野设计认为,他们对幼儿园的设计目标在于“观察、触摸、感受、了解家乡,培养孩子五感发育”。而当地的特色正好是横松木匠打造的神社和寺庙,其代表了木质建筑的较高水准,孩子在触摸、感受其纹理时,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效果。

如何平衡寺庙与幼儿园的设计关系?在保证幼儿园图书馆、操场、工作坊等空间的基础上,日比野设计对其外观进行了一些考量,而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寺庙内部片区。最典型的是在一处入口进行的方形画框设计。考虑到寺庙、大门以及盥洗室屋顶的瓦片颜色较为深沉,有一种肃穆之感,这个画框也采用了与之相配的深灰色,像一个郑重的符号一般。其内部才是原木色的教室厅堂,供孩子们嬉笑玩闹。植被也保留了寺庙原有的选择,并进行了维护,孩子们只要走到餐厅外面的走廊就可以看到与其他地方所不同的干净而素雅的庭院风貌。

日比野设计的方案中没有交待是否有僧人会在此处办公,但根据它前身本就是一个小型的托儿所来看,即便有偶遇高僧的机会,应该也是寥寥。不过真要是碰见了,岂不就机缘巧合地上了一堂真·大师课?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如果我租的房间只有一平米……
    也可以过得很快乐。
    by 秩秩
    7 评论
    69 赞
    27 收藏
      肯德基出了一块让人看着直“摇头”的广告牌?
      一起摇头,找找惊喜。
      by 鲸鱼
      10 评论
      55 赞
      22 收藏
        用丈量城市的温度塑造一种女性主义|TOPYS专访Blanca Valdivia
        女性主义视角助力城市规划。
        by 鲸鱼
        1 评论
        51 赞
        11 收藏
          Spotify出了一首可以被“看见”的歌
          by 秩秩
          6 评论
          95 赞
          43 收藏
            “我也讨厌广告,所以我得想个解决方案”丨TOPYS专访Dave Bell
            跟他聊完,更爱KesselsKramer了。
            by 毛毛.G
            6 评论
            54 赞
            27 收藏
              DIESEL秋冬广告大片:人人人人D人人人人
              不做“看一眼就划走”的广告
              by 緑 midori
              6 评论
              58 赞
              24 收藏
                消失的秀才以及早就消失的女人们丨清醒蹦迪
                一个秀才倒下,无数个“秀才练习生”蓄势待发。
                by 緑 midori
                13 评论
                119 赞
                30 收藏
                  那些AI无法翻译的话
                  你什么也没说,但已经足够了。
                  by 毛毛.G
                  3 评论
                  76 赞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