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站在创意、科技与商业的路口 | C the Future 看见·未来

不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感知到一股汹涌的潮流:创意、科技与商业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用电光幻影承载理念,在商店市肆营造景观,创意的呈现方式与地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我们的日常中扩散。

借由这股势头,数字艺术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中国,数字艺术公司OUTPUT正是这条赛道的领跑选手。OUTPUT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并在北京和纽约设有派驻机构。与国内大多数同类型的数字艺术公司相比,OUTPUT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许多头部数字艺术内容版权,并具有产出原创内容的强大能力。

 

OUTPUT与宝格丽(Bvlgari)打造的展览。

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艺术管理系的刘茵梦就是OUTPUT的创始人&CEO。茵梦在国际艺术市场有着丰富的经验,她曾为美国波士顿及纽约多家著名画廊、拍卖行工作,并担任过多家五星级酒店及影视、时尚界明星艺术收藏顾问。因为她在创意领域的丰富经历,我们采访了她,并希望从她的经历与感悟中得到答案。

在采访这位年轻的CEO时,我们看到了她对于整个创意、科技和商业生态有着全新而深刻的洞见。因此,我们好奇:在数字艺术不断渗透进入我们生活场景的今天,正站在创意、商业与科技交汇之处的OUTPUT是如何维持三者的平衡。OUTPUT是如何用科技将创意表现出来?并将它们融入至商业领域?而面对传统的艺术文化,OUTPUT是如何给它重新赋能?OUTPUT又是如何看待艺术的普世化与创意的大众化之间的关系?她对深圳这座“创新创意之都”又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

 

TOPYS(以下简称“T”):可以介绍一下您在OUTPUT的工作吗?您有许多身份:策展人、企业家等等,您会怎么描述自己的身份?
 

刘茵梦(以下简称“L”)我是OUTPUT的创始人兼CEO。创始人的身份代表着我基于对行业的观察和判断,去把握数字内容的趋势,作为一个站在数字艺术与商业的未来十字路口的人,这使我能更早看到数字内容时代会如何来到,数字内容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城市、生活,会如何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与作用CEO是我的责任。在大的时代背景中,让我们有价值的一件事能够落地、生根、发芽,相信这件事的人,产生社会影响力,实现各自的价值。

 

视频来自OUTPUT独家代理LIL Arts Visual Studio


 

T:您会怎样定义OUTPUT的工作?例如,OUTPUT与创作者的关系、与画廊的关系、与交易所/拍卖行的关系?

L:OUTPUT聚焦“科技+艺术”领域的内容创新升级,将全球前沿数字内容创作者签约资源作为核心内容输出。我们和数字内容创作者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维护创作者关系也是我们最重视的工作环节,我们的基础工作就是每天日积月累地对全球的数字内容创作动态进行了解。 

因为数字艺术内容可商业化应用的特殊性,它和拍卖行、画廊对应的纯艺术行业不是同一个行业和产业,数字艺术所拥有的市场规模需要一个更适用于它的体系和模式,我们正是这种体系和模式的探索者。一方面,我们是帮助创作者进行内容落地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他们的创作反馈来自大众的声音。我们和创作者们是共同去建立数字内容在中国的图景的共生关系,也同样着眼于全球数字内容的新图景。

  

OUTPUT为小米打造的裸眼3D奇观。

 

T:OUTPUT一直在探索创新数字体验,您是怎样定义这个概念的呢?OUTPUT是怎样选择内容,又是怎样选择呈现形式呢?

L:我们关注的是在数字时代下,利用科技、数字化、互联网等新型工具、技术手段去创作的内容所带来的一切体验,这些都是我们探索的创新数字体验的范围。科技与技术发展带来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带来产业应用的革新,也触发了产业的革新。我们希望联结活跃在跨学科领域的专家与创作者,引发多媒体艺术与智能科技、文化娱乐、时尚、公共建筑等行业之间的实验性合作,创造一个具备相互渗透、交叉学科实验功能的创新平台和孵化器。至于呈现的形式,一方面是由作品本身的创作形式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根据不同的落地场景有所变化。

 

T:您会同意OUTPUT是所谓“美商”吗?除了美学价值外,OUTPUT是否还挖掘艺术的其它价值体现?

L:从视觉的角度,作为具有城市公共属性的一个媒介,OUTPUT的输出一定程度地承担着为城市空间提供的美的一个责任,但“美商”只是我们提供的公共价值中的一部分。

在美学价值之外,我们深度探索着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所能产生的更大程度的影响力。我们想让大众在得到美学教育的同时,深入浅出地理解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

 

T: OUTPUT在甲方意志、艺术家意志、社会需求之间建立联系,那OUTPUT是如何把握商业、艺术和社会的平衡呢?

L:其实OUTPUT从诞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完整的全链解决方案,而不只是艺术家个人化的表达。数字艺术家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去关注和尝试的东西,在大方向上和甲方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去衔接两个相似的目的,去补充中间的整合、落地等一系列的工作。

 

T:OUTPUT与故宫的合作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我们知道故宫的藏品规模庞大,OUTPUT是基于哪些考量选择与不选择使用的?

L:首先非常感谢故宫老师的指导,以及在故事线和策展架构中给予的帮助。在了解了展览的核心主题后,我们会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字的梳理并对相关专业内容进行大量的阅读,力求在核心叙事基础上不偏离。其次,我们会对初步筛选的内容同艺术家一起进行数字视觉以及造型语言的讨论,共同探究提炼更适合以数字内容展示的作品。再次,因为涉及交互逻辑的开发,我们会基于作品本身的信息,挑选更容易适应交互开发,更能通过新的方式为大众所理解,让大众参与到有趣的数字化场景中的作品。

 

OUTPUT与故宫推出的“宫里过大年”展览。

T:您认为数字艺术,相比于过去的画作、书法、戏剧、歌唱等等形式,在表达和体验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有没有哪些作品中让您觉得数字艺术可能是比原版更为适合的呈现?

L:我认为不应该把数字艺术或者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与任何传统形式手法对立起来看,数字艺术是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变现手法和创作手段,它所传递的感官体验应该等同于艺术家手中的笔刷。我们之所以会区别看待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有可能是因为有些数字内容还没有成熟到与应用场景和技术和谐共生。

 

T:近年来国潮很流行,破圈非常迅速,大家也很关注有多少内容可以沉淀下来。在时尚、茶饮等方面都能看到一些趋同的模式出现。在数字艺术领域,您是否观察到一些合流呢?是否有一些作品成为了经典范式?

L:在艺术的领域,我们很少用“国潮”来指代某种艺术风格,我想这两个字更广泛地指代艺术家有着中国的身份背景和对流行文化的思考。

 

OUTPUT与故宫推出的“宫里过大年”展览。

 

T:传统文化是一套系统,有丰富的母题、符号、含义、手法等,这套完整的体系也是传统艺术能渗透到生活各个场景的必要条件。您认为现阶段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结合?未来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又会进展到什么形态?

L: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会伴随着技术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本体内容的挖掘达到一个更和谐,更相辅相成的程度。数字化的目的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展示为主,有的以记录为主,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和知识背景的观众有不同的划分。我想:当我们对于应用场景和受众有了更细分和明确的指向时,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会衍生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成果。

 

T: 目前数字艺术还是多在专业场馆展示,我们不妨称之为“王谢堂前燕”。您认为未来数字艺术会“飞入寻常百姓家”吗?是否已经开始有这个趋势?未来OUTPUT又会希望在什么方向推动它的普及?

L:数字艺术本身就带有极高地被普世理解和接纳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使得OUTPUT能够在商业的产业的方向挖掘它更大的价值。在现在和未来,我们会在更多接近大众生活的公共场域看到它的身影,在未来,我们希望向多个维度推动它的普及,除了更大众的物理场域,也包括通过互联网、家庭智能终端系统、物联网和媒体等每一个需要视觉和体验的媒介,在人们的心智场域中扎根。

  

T:OUTPUT已经与商业地产开展了很多合作,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您可以分享一下这个模式是如何开始的吗?首先地产客户找到OUTPUT是基于什么诉求,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些诉求得到了解答吗?
 

L:OUTPUT在成立之初就开展了和商业地产的合作,我们与商业地产的合作绝大部分是空间体验的打造。通过更加丰富的、有深度的空间体验,不断抓取到更多人群的关注,实现更有效的转化。但商业地产也处在思维转型的过程中,与他们的合作使得OUTPUT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成长,以期能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赋能价值也有了更明晰的提炼。

 

T:在许许多多的项目后,这个商业模式经历了哪些变化?其中客户的诉求,数字艺术的潜力,对社会的号召力都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

L:在中国,数字艺术的商业模式从最初的一种设想变成了一种现实,与其说变化,不如说是探索。当然,不同的情况下,客户的诉求都是在变化中的,但无疑他们都期待着用更新的形式、更尖端的技术、更丰富的内容去呈现、映衬品牌理念,客户的诉求和数字艺术本身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造就了数字艺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OUTPUT在阿里设计周。

 

T:艺术家、客户和消费者之间难免产生口味和步调不一致。如果一定要排序,您会怎样分配比重?

L:我们会避免让客户和艺术家的对话落入到一个主观感受的探讨,而是运用艺术家的专业性和一些客观的行业标准来让艺术家、客户和消费者之间顺利地进行沟通。让三方的沟通通常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就需要我们协调各方达到目标一致。而我们也会去将艺术家提供的非常重要的表达和思考转译成客户和大众听得懂的语言。

 

OUTPUT为Soul打造的互动装置。

 

T:OUTPUT在深圳有很多落地项目,从您的经验来看,深圳是否有它独特的文化模式和消费习惯?

L:我们非常看好深圳在数字内容领域的发展,也有幸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通过参与,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座城市以及它的科技基因。科技基因是深圳的城市土壤和城市底色,它的文化生成、消费发展、城市底蕴都有着深深的技术烙印,非常独特。OUTPUT关注科技+艺术的新型内容,这与深圳是非常契合的。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深圳快速的执行能力和迅速的产业化发展都让我们收获良多。

 

T:深圳提出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的目标。作为一个企业家和行业专家,您认为什么样的环境和行动能有效地支持创意的活力?

L:深圳是一个为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领域创造者提供极大自由度的城市,而且基础设施和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比如OUTPUT在万象天地落地OPPO的全息投影项目时,在半空中安置巨型尺幅的投影幕帘是前所未有的,当地合作方给予我们信任和极大程度的支持,在市政方面给到我们快速的审批帮助,让作品的落地无比顺利,让海市蜃楼的梦想成为现实。

同时,深圳当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公司、创作者在成长,在发声,整个城市具有非常好的社区化氛围,能很快链接到更多的创意族群。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点击获取一份新型人类说明指南
    “秋天:一个刚刚好靠拥抱就能抵御的季节”
    by 秩秩
    13 评论
    234 赞
    113 收藏
      伦敦街头是怎么变成动物园的?
      Banksy回归,整整九天。
      by DALYNN
      4 评论
      61 赞
      11 收藏
        月亮艺术家:一群对夜空示爱的大胆狂徒
        晚安 我的灵感缪斯
        by 你明知道這故事詭譎
        2 评论
        62 赞
        30 收藏
          要问City不City,你得问问Le Labo | 品牌兔子洞
          Le Labo,一个可以当形容词用的品牌。
          by 傅悉汀
          3 评论
          64 赞
          33 收藏
            让盲人“看见”,也就让更多人看见了
            水泥厂也能做些更to C的营销。
            by 毛毛.G
            8 评论
            59 赞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