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舞者、艺术家的碎碎念| TOM PEARSON

TOM PEARSON,美国Third Rail Projects的联合创始人,沉浸式戏剧先锋。由他们打造的Then She Fell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表演之一,并被Vogue 杂志评选为2013年最佳戏剧之一。


作为一位base纽约的经营者,TOM PEARSON可能比别人更注重艺术和经营的平衡。

但艺术就是一件会令人起鸡皮疙瘩的事情啊,逻辑和经营有时候反而没那么坚不可摧。

所以这次,请欣赏这位艺术家的freestyle碎碎念。


 


剧院演出vs场域特定演出(site specific work)

 

剧院演出好比是正式的晚宴,不过有点无趣的地方在于,大家都在排队等同一个东西。


场域特定演出则更像是一次公园野餐,不那么隆重正式,但可能有惊喜!


每次场域特定演出之前,我们最重视的是走进这个空间去观察,看人们在怎样使用它,它的架构是什么,在这里做什么会吸引最大注意,做什么又会被视而不见……



这个“场域”可以是任何地方。我们曾经在一家星巴克门店每天固定表演,从最开始的尬演,到店里的顾客渐渐开始抬头看看,慢慢的大家开始带午餐来看,最后那里每天挤满了等待表演的人。

 

当人们习惯了期待这里的表演,这里就会变成目的地。

 

 

你们都想知道的Then she fell

 

表演的未来在于能够将一个优秀的故事与出色的体验设计结合起来,将观众置于作品的中心。


我们的创作重心就经历了从舞台、到公共区域再到沉浸式的转移。 

 

2005年到2010年,我们的作品以场域特定演出为主。2012年开始做沉浸式戏剧,为我们赢得了巨大声誉。近三四年,TRP八九成作品都是沉浸式戏剧,比如去年,我们一共做了两个场域特定演出,六个沉浸式戏剧。

 

另一个著名的沉浸式戏剧上海也引进了,叫Sleep no more,虽然都叫沉浸式,其实差别还挺大的。

 

Then she fell一次只能接待十五位观众,票价从最早的五六十美金,到现在的120-250美金,观众不戴面具。

 

Sleep no more 一次可容纳几百人,票价一般在100-120美金,和百老汇普通座位的价格差不多,演出中只有演员不戴面具,观众和工作人员都戴面具,只是颜色不同。



剧院演出中有个“第四堵墙”的理论。指的是舞台上有三面“墙”,舞台和观众之间,其实还有一堵无形的墙,那种距离感、隔离感……沉浸式戏剧本意是要打破这所谓的“第四堵墙”。不过在一些评论家眼中,Sleep no more 其实把“第四堵墙”糊到了观众脸上——就由这些面具组成。

 

要做真正的“沉浸式”,有很多规则和技巧要遵循。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越界。既要聆听观众,又要关注演员,例如是否安全、是否必须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如果演员觉得处理不来,会有backup顶上,确保演出继续。对于观众,也一直有一条随时离开这场演出的退路。

 

但总体上,TRP的作品并不容易让观众觉得too much,因为我们不是“推”,而是“拉”大家进入,温柔地邀请,带大家前进。

 

Then she fell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当家台柱,经久不衰。有人觉得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人真的改变了人生——曾经有人在演出结束时求婚了。

 

想各种办法挣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尽管Then she fell运作良好,并能支撑到公司的经营,但稍微一算账(一次15个人,人均一两百美金,一天约2-3场),就知道它显然不算一门特别好的生意,所以虽然口碑非常好,虽然我很想,但它很难被其他地方引进。

 

不过我们也有各种做生意的方式,比如接受赞助,以不署名的方式给各种大企业和品牌做咨询或提供内容。去年我们就在乌镇戏剧节和很多品牌合作,我们的舞者可能曾与你在这江南水乡擦肩而过。节庆真的是一个发布新作品的好时机,趁着流量峰值,好作品容易吸引大量关注,关注度高低也刚好是对新作品的测试之一,MINDPARK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一个festival,很好的机会。

 


每个地方的文化无比吸引

 

TRP也有不少走出去的尝试。俄罗斯有一家非常棒的剧团,我们几年前就合作过,今年,我们再次在俄罗斯联合演出。

 

在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中,以动作为主当然会更容易,可以跨过语言障碍。但在这次俄罗斯的大型作品里,我也写了长篇的独白和对话,本来会担心,但经过翻译之后发现效果仍然很好。

 

在我看来每个地方都地灵人杰。圣彼得堡有深厚的戏剧传统,好演员遍地都是,上海则聚集了非常多优秀舞者。另外我特别喜欢七十年代邵氏电影里一个叫Gordon Liu(刘家辉)的演员,里面功夫编排的精细感与深度真是让人深深折服。还有孙悟空的故事也一直吸引着我,很奇妙。

 

我还喜欢太极,太极让一个人的动作变得完全不一样,充满目标、聚焦在自己的内在。我还喜欢旅行,超爱潜水,写诗,写小说,出书,在我看来这些对跳舞通通有帮助。

 

有人说东方人的体型普遍比较下沉、重心更低,西方人更挺拔向上,但你看我自己,其实就是更贴地的那种,所以还是看个人。而且西方的舞蹈种类本身也非常丰富,有踢踏舞,有向上提升的的芭蕾,也有Graham Martha(美国现代舞之母)的Graham技法,那是一种更接近东方的从中心出发、非常有力量感、离地非常近的舞蹈方法。

 

说着说着,Tom就跳了起来。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想发疯?来2025年度流行色里冷静一下吧……
    “蓝色正在卷土重来”
    by 秩秩
    1 评论
    54 赞
    32 收藏
      可爱多这组海报,是撕出来的
      谁的夏日记忆里,没有撕掉包装的甜筒呢?
      by 毛毛.G
      5 评论
      56 赞
      20 收藏
        今年最舒服的广告,竟然让我“偷窥”?
        有时候,“舒服”不需要表达太多
        by 秩秩
        9 评论
        58 赞
        33 收藏
          这本词典,说出了成年人的心里话
          瞎说什么大实话!
          by 秩秩
          4 评论
          128 赞
          59 收藏
            什么样的生活最city?她们的回答是可持续|全时漫谈
            在充斥着快消品的城市里,用想象力打开一片可持续的绿地
            by 秩秩
            4 评论
            53 赞
            28 收藏
              欢迎来到Michael Pedersen的街头剧场——
              连砖头都是创意的原料
              by 秩秩
              4 评论
              124 赞
              46 收藏
                这是一张你可能看不见,却有温度的户外广告
                “如果你能看见,说明你被看见了。”
                by 毛毛.G
                5 评论
                92 赞
                4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