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抓住这条《秋刀鱼》| 做你的杂志05

Culture shock真是个永远迷人的话题。


而《秋刀鱼》是台湾第一本用中文撰写,集结生活、艺术、设计、历史、科技等多面向主题的日本文化志。

谈及《秋刀鱼》,两地间的Culture shock我们自然无法绕过。借蔡康永的话说:“我是在每个地方都觉得有异国感的人。对别人来讲理所当然的事情,我永远没有办法理解。”


与之无异,立志要做“让日本人都惊艳”的《秋刀鱼》,也正是借着这一股股“永远无法理解”的新鲜劲儿,在一次次的文化与创意的撞击中,酝酿着自己的独特风味。



2017年,台湾出版界权威金鼎奖将“生活类杂志出版奖”及“主编奖”两座沉甸甸的奖杯授予刚刚成立三年、团队无一人科班出身的《秋刀鱼》。一举击败诸多台湾老牌生活方式杂志,每每谈起此事主创们却总显得有那么些不好意思,“我们从不敢对外妄言击败了谁,大家都是前辈,我觉得应该就是金鼎奖在鼓励新人。”


2018年,《秋刀鱼》再次接过金鼎奖的奖杯。这一次,不管奖项对《秋刀鱼》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在主编Eva(陈颐华)看来,它至少让在《秋刀鱼》在这场独立杂志运营的马拉松竞赛中,有了继续跑下去的动力。



口述:Eva(陈颐华)

整理撰文:摇摇冻@TOPYS


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着迷居酒屋,每逢周末就会和朋友相约到不同的居酒屋“鉴定”,找寻心中“最高”(さいこう,日文至高无上之意)的店家。


直到今夏走访日本东北,与当地朋友到神社前的居酒屋用餐,一心想品尝日本“正宗”居酒屋菜单上的梅酒,却被日本友人投以惊讶的眼光,“咦!台湾人到居酒屋为什么点梅酒? ”酒酣耳热后才听日本人娓娓道来,餐桌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与梅酒”的故事,为了每年夏天要和母亲一同清洗梅子酿梅而感到厌烦;大姐在失恋时喝完家里整缸梅酒……原来,在日本人心中,梅酒是家庭的酒,会在居酒屋喝上一杯的人,大概是怀念家的味道吧。


△《秋刀鱼》第六期内页


回到台湾后,念念不忘这段梅酒的“两地差异”,于是在《秋刀鱼》第六期杂志中,我们异想天开邀请了10位饕客,带着梅酒穿梭巷弄之间,以“台湾料理佐日式梅酒”为出发,让梅酒不再局限于居酒屋,甚至透过不同料理,让食物与梅酒的酸甜在嘴里激荡出时而回味、时而创新的微妙口感。


△《秋刀鱼》第六期封面


常常有人问我,做日本文化的杂志那么多,《秋刀鱼》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除了由于特殊的历史缘故,两地间结下的特别缘分(台湾各地还遍布着许多日式老建筑,许多人家中老长辈,会讲着一口流利的日本语;年轻一辈的新世代,小时候看樱桃小丸子、小叮当,吃森永牛奶糖,街上也到处是生鱼片、寿司、拉面摊,走在市区里都是日系百货店……)我也很想用《日式梅酒×台湾料理》这期杂志的主题来回答—— 吸收着不同文化养分的我们可能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兴趣,而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去思考、与自身产生一定的关联,这样的内容才会显得更加独一无二。


如果想深挖梅酒文化,做得比我们深入的大有人在,而台湾料理就是台湾料理,是独一无二的台湾料理。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读者都对这本杂志中的梅酒介绍感兴趣,而当这本杂志卖到日本,日本人都在看卤肉饭。


我们说,想做一本令日本人都感到惊艳的杂志,自然不是要从解剖设计或深挖文化上超越日本。靠太近的生活,你其实看得不是那么清楚。日本人太习以为常的事情,从一个外来者的视角看的话,其实就会变得很特别。


就拿我们反馈很好的第四期杂志《银座线咖喱》来举例。鉴于日本人非常爱吃咖喱,不管什么类型的生活方式杂志都喜欢制作咖喱特辑。而对整理控的日本人来说,他们在做这样的咖喱特辑时,一定会收集大量全国各地资料,从北海道到冲绳,细细挖掘每个地方的咖喱特色。


△《秋刀鱼》第四期封面


可对我们来说,我们并没有那么高的制作成本,在资料收集方面也无法超越日本。于是我们在想:如果从一个旅客视角来看,会对什么咖喱有兴趣?最终我们决定从东京来着眼,选定银座线咖喱的主题。


△《秋刀鱼》第四期内页


看似没特别关联的两个事物真要说起第一印象,大概就是黄澄澄的外表吧。橘色的银座地铁线,和香淳浓稠的黄色咖喱,放在一块会激荡什么样的火花?日本人用他们的诧异给出答案——原来咖喱还可以被置于离生活这么近的地方来看啊!


说到《秋刀鱼》的选题,我们每一年都会为次年提前设定好六期题目,(今年开始调整为只有四期)选题一旦定好大致上不会有变动,除非遭遇比较大的时事或者是突发状况,可能会临时抽换。


我们习惯坐下来,一起谈论大家各自感兴趣和喜欢的东西,再抛出议题。我觉得做纸本本身就已经有点傻气的热忱了,做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就会更有热忱。


△办公室一角



《秋刀鱼》编辑部很喜欢一起吃午餐、讨论日剧,或是最近流行的话题,常常在聊天的过程中就激发出新的企划。


而在办公室里每个人的角色都很鲜明,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冷面笑匠的设计师、喜欢椎名林檎的编辑、对跑车及潮流很有研究的老板,以及最爱喝昆布汤的总编(也就是我本人,笑)。彼此会吐槽对方的喜好,却又会惦记着对方的兴趣。或许正是因为大家的年龄相仿、喜好相近,又有着相似的理想与目标,小巧的编辑部里,虽然截稿的压力始终存在,但笑声却不曾间断。


△《秋刀鱼》团队成员


制作当期杂志我们通常会开两场会议,其中第一场会议会让编辑和设计坐在一起开会,这在台湾其实算少见,因为人力成本其实还蛮高。但我们在出发采访前,一定会和设计一起坐下一起开会讨论,设计师总能从他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就好比我们做咖喱特辑,设计师就提出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挖起一勺咖喱,特写汤勺,然后把不同的咖喱成色做成潘通色卡。这个想法很妙,于是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有把设计师建议的元素纳入考量。


对于编辑来说,拥有流畅、老辣的文笔自然是一件很必然的事情,但我觉得比起这些基本素养,编辑的感受力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曾经采写过一篇关于京都工坊的稿件,要请职人打开工坊大门亲自示范技艺是何等难事?但我们却靠着引荐台湾设计师引荐与其合作,才成功促成这桩超强“联名”。


△《秋刀鱼》第八期封面


放下道不尽的工艺技法与流派,初入工坊令我为之感动的不只是职人的“一生悬命”,更是各家墙上必定挂上的老钟,每位职人不约而同地在静谧的时光中、以炙热的双手拉胚、烧瓦、抄纸、编织等,伴随着滴答声与整点钟响,仿佛提醒着,专心致志到今日工作结束为止。工坊时钟的滴答声竟可以串联起很多东西,这些远比大多数写工坊只专注写产品本身的内容要生动得多。



说了那么多,我还是要强调:《秋刀鱼》从来不是为了鼓吹或推崇某一种文化的优越性而创办,文化没有高下之分。当我们发现许多日本元素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却还没有一本专门介绍日本文化的中文杂志,出于对日式文化的兴趣和喜爱,我们办了本杂志单纯介绍日本。可随着我们赴日次数增多,反倒觉得自身的养分也很足够。于是后来开始慢慢有了从台湾的角度解读日本的设定。


回到故事的最开端。2014年,我们创办了“黑潮文化”,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方便发行我们的独立杂志。


黑潮是以横跨东亚沿岸的“洋流”为名,希望将传递文化的精神,如同洋流所经之处,汇聚成为一次次的文化与创意的撞击。在命名《秋刀鱼》时,我们也尝试从地形外貌观察日本地图,发现狭长的地形宛如一只秋刀鱼,延续着黑潮洋流中的鱼类,这道日本家常的“秋刀鱼”料理,也同时成为我们命名的理由之一。



当然也有点受日本名导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秋刀鱼之味》启发,片中完全没有出现任何一尾秋刀鱼,却以秋刀鱼鱼肠的苦味,象征待嫁女儿的心境,或许就像是真正懂得品尝的饕客,便明白这苦涩之味结合酱油的咸鲜味或柠檬的酸味,才是秋刀鱼的最佳风味。


对《秋刀鱼》杂志而言,所有的苦与酸,每个人尝起来的滋味都不尽相同,唯一不变的,则是穿梭在两地间的交流与所激荡的火花。




采访手记:


由于复杂的外文出版物准入规定,当《秋刀鱼》被贩售到日本,它无法进入连锁全通路,只能在一些小型独立书店售卖。但出乎Eva意料的是,口耳相传的力量让《秋刀鱼》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尽管它都没有被完全翻译成日文。


“我们就是要保证《秋刀鱼》的原汁原味。正是因为看不懂,反而能保持唯美的距离。”


原汁原味对《秋刀鱼》很重要,感受力对Eva很重要,既然如此,这篇文章我也保留了Eva“原汁原味”的口述,希望借她细腻又生动的语言,为大家呈现这一尾更鲜活的《秋刀鱼》。


其实早在《秋刀鱼》之前,黑潮文化还发行过《蓝鲸》,它是本介绍台湾的本土杂志;《秋刀鱼》之后,还有《青花鱼》,它是一部介绍日本观光的旅游书。正如主创们所倡导的“阅读城市的方式”,未来黑潮还会怎么带领大家认识一座城市?是透过一本书籍、一部电影、一杯咖啡甚至一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就让我们认真期待,下一条在黑潮中奋力滑翔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如果你也喜欢秋刀鱼,请前往秋刀鱼官方网站购买。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除了一日三餐,我们还能和妈妈聊什么?|灵感手抄本
    by 秩秩
    4 评论
    79 赞
    20 收藏
      不想上班的一天,让这些好创意拯救你的心情
      by 秩秩
      2 评论
      94 赞
      37 收藏
        把自己重新养育一次的东亚小孩,投入身心灵怀抱|创意笔记03
        时代失落,玄学登场
        by TOPYS.
        7 评论
        86 赞
        47 收藏
          生活,其实可以很性感
          艺术,就是“别去为难观众”
          by 緑 midori
          1 评论
          101 赞
          33 收藏
            这些立足于品牌资产的创意,想学都学不来丨灵感库
            本文,纯纯就是想让你羡慕嫉妒一下。
            by 毛毛.G
            0 评论
            55 赞
            27 收藏
              最想听到朋友的一句话是:一起吃饭吧!
              可口可乐太会煽情了
              by 秩秩
              4 评论
              55 赞
              25 收藏
                四千米的青藏高原,如何孕育出世界级奢侈品牌?|小趋势观察眼
                by 秩秩
                2 评论
                51 赞
                18 收藏
                  白纸黑字,从来不止两种颜色
                  书中的色彩,你记得几种?
                  by 毛毛.G
                  1 评论
                  55 赞
                  1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