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波普艺术家的脑洞都特别大?
谈到波普,你应该多多少少都接触过,只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波普。
波普诞生于英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表现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当下大众流行的事物和现象,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创作,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早期的、也是领袖级的波普艺术家是Andy Warhol,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作品你一定不陌生。
▲《玛丽莲·梦露》
取材于时代,他的作品以相同图像不同颜色反复出现,也不知道怎么能将颜色在人物头像上碰撞得如此淋漓尽致。
Richard Hamilton的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也是经典的波普艺术作品之一。
画面的公寓里有着现代风格的家具电器、挂着流行漫画,窗外还有巨大的电影广告,有着健美身材的男人还拿着印有“POP”的巨型棒棒糖。当时工业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当时的消费文化特征都被他灵活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拼贴进了画里。
虽说波普是欧美流行起来的,但日本的艺术家草间弥生也玩得贼溜。
▲草间弥生的南瓜
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他们,而是墨西哥艺术家Paul Fuentes。他将波普和超现实主义结合,配合上自己大到不行的脑洞——要不要来一杯星空味的咖啡?
看到这个胶纸机 撕拉糖机就想扯一扯
你冷不冷啊,我织个面给你穿啊
挎上我的牛肉饼就能走出模特步
不知道歌听起来是不是酸酸的
同样,不知道打出来的字是不是甜甜的
走蒙德里安路线的华夫饼
是肥牛还是海浪?
毛多到变成毛线的猕猴桃
紧张地吃糖
麦克风里原来....
涂上口红就能妖艳得秒杀全场
今天会下棉花雨
炸裂出一个浩瀚星河
他的作品远不止这些稀奇古怪,还有布满花纹的蛇系列、魔幻的动物和独角兽系列等,要是喜欢可以围观他的Ins。
怎么说呢,今日的波普不断地吸纳着其他风格的表现手法,但其本质对大众文化、日常生活的艺术诠释还是没有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