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过后,废墟中走出了新艺术


2014年5月23日,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发生火灾,因为木质建筑结构的关系,火势蔓延迅速,几乎将新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品麦金托什图书馆毁于一旦。无数经典的藏书与档案、饱经沧桑的设计与摆件、连同学生们即将完成的毕业作品,全都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1.jpg

麦金托什图书馆原貌


2.jpg

灾难过后,仅剩废墟



转眼三年过去了,当这段故事就快被历史尘封之时,二十余件从这片废墟中涅槃重生的艺术作品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


30.jpg

艺术家们收到的残骸



此前,艺术家们陆续收到了从图书馆中被抢救出的残骸,被烧得发黑的木块上郑重地挂着极具识别性与仪式感的标签,例如——“书柜/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909年”。他们运用这些残骸与遗迹,通过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表现手法,将自己对事件悲伤与惋惜的心情完全倾注于此。



3.jpg


《艺术已死,但艺术永存》

Grayson Perry


大火留下的木炭在这尊釉面陶瓷中

延续麦金托什的历史


“英国最负胜名的学院、麦金托什的杰作,这是一个双重悲剧。当我收到这盒木炭的时候我很兴奋。我当即有了个想法,做一个骨灰坛。纪念或说庆祝这个难以迈过的坎,以创伤为荣耀,这是我尝试去做的事情。”



5.jpg


《埋葬在红色中》

Anish Kapoor


废墟中被烧焦的木头与它们的玻璃棺木箱


“格拉斯哥学院火灾使我极度悲伤,这件作品是对这幢伟大建筑物的一个纪念。”



6.jpg


《赠予》

Douglas Gordon


将图书馆里仅剩的灼伤的木头铸成铜器


“我的作品带着些许宗教性,至少说是一种虔诚的姿态。我看见这些木头的时候,只要稍稍移动它们,就会有某种意识出现——这是一个十字架。我想通过高温制造一些不会再被大火毁掉的东西,因此我选择了青铜。”



13.jpg


《现场 II 》

Sir Antony Gormley


木炭与胶乳


“我们活在我们自己身体的黑暗中,这是所有黑暗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能够真切地感觉到。”



14.jpg

《制作于2017年1月19日》

Tacita Dean


15.jpg

《制作于2017年1月20日》

Tacita Dean


“木炭代表了从学校过渡到艺术学校的仪式,这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凤凰从废墟中涅槃。”



9.jpg


《无题》

Sir Peter Blake


石墨喷墨 x 木炭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图书馆同在,不管火灾是否发生过。

他的领结是用火灾过后所剩的木炭绘制的。”



16.jpg


《O.M.C》

Joseph Kosuth


由废墟中的木炭绘制


“火灾的消息令我非常悲伤。尽管我对木炭绘画十分陌生,我也同意了参加这个项目。’O.M.C’的意义是’一个麦金托什主席’,这也许会让人联想到我早期的作品,但这幅作品里我用木炭刻画了一张椅子的残骸。”



17.jpg


《滑坡(在粉笔与木炭间)》

Cornelia Parker


从图书馆废墟中找到的绘画、粉笔和木头


“我收到的木炭看起来像座山峰,我不愿意去破坏这么美丽的东西。我思索着把它正着放置,然后处理一下颜色,这我已经试验过了许多次。但我又在考虑着把它和其他元素结合起来,自然、文化,和介乎其中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艺术吧。作为艺术家,我们都在为这个不断扩充的整体贡献着些许力量。”

11.jpg

《我心深处》

Alison Watt


来自图书馆的油与木炭


“听到火灾的时候我哭了。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深刻影响着它的学生们,不仅是它出类拔萃的建筑外观,还有它的理念与想法。这个以废墟造艺术的项目戳中了我。我从烧焦的木头上刮下碎屑,将它们磨成粉末后与灰色、赭色的颜料混合,创造出一种特别深且强烈的黑色。这是一种很难定义的黑暗。”



18.jpg


《A Better Nation》

Idris Khan


木炭 x 粉笔


“我的木炭非常好看,它来源于毁灭,我喜欢它表面上不同的细节和颜色。起初我不让自己动它,它积蓄了那么多的能量。所以我拍了照片,在这张照片上创造了抽象的影像。然后我用原来的木炭一遍一遍地直接在照片上写。我为Alasdair Gray的格言着迷,’Work as if you live in the early days of a better nation.’这就是我所写的,直到木炭断掉。”



12.jpg


《摇晃的男孩遇见麦金托什女孩》

Nathan Coley


麦金托什图书馆的木头、金属和焦木。


“当我在巴黎听到火灾新闻的时候,边震惊边掉眼泪。眼前一直浮现火蛇穿过屋顶、浓厚的黑烟吞噬了熟悉建筑物的场景。也许最震撼的事情,就是它的必然性吧。”



19.jpg


《在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与Ishbel的自画像》

Chantal Joffe


“收到这盒东西的时候很沮丧,像是收到了死去朋友的骨灰盒。这个木炭比我以前用过的软,很难取得优势。我在画的时候,它散发出了火的气味。”


20.jpg


《斑驳阳光下的木炭绘画研究》

Conrad Shawcross


废墟中的木炭


“尝试着将灰烬化为新的希望,这是非常美的想法,透出了惨剧下的诗意,优秀的艺术也时常来自逆境。这件作品绘制了斑驳阳光的细节,也让许多人联想到了火,而四面体在古希腊文化中是火的象征。”



4.jpg


《废墟》

Jenny Saville



7.jpg


《禁止吸烟》
David Shrigley

8.jpg

《无题》

Martin Boyce



10.jpg


《无题》

Richard Long



22.jpg


《麦金托什木炭》

Rachel Whiteread



23.jpg

《黑暗层(烧焦的,黑漆的)》

Simon Starling



24.jpg


《无题》

Julie Mehretu



25.jpg


《从灰烬中重生的苍鹰》

Paula Rego



26.jpg


《黑色的炙热》

Miroslaw Balka



27.jpg


《The Bloody Fucking Bit of Bloody Fucking Wood From Bloody Fucking Glasgow Bloody Fucking School of Bloody Fucking Art》

Jake and Dinos Chapman


焦木、泡沫板、微型雕塑、细绳与标签



28.jpg


《迷幻灵魂棒》

Jim Lambie


木炭、被烧毁的印刷品与学生海报、竹子、金属、棉线



29.jpg


《女孩》

Ishbel Myerscough



影像记录:





项目由汤威智逊团队(J. Walter Thompson London)策划,艺术家们的作品于今年3月8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进行拍卖,拍卖总额逾70万英镑。所得款项将用于麦金托什图书馆的重建。

麦金托什学院审查团总监Alan Horn对项目表示赞赏:“我们收到了许多帮助,但无疑这是最具原创性的。”

此外,“Ash to Art” 也一举拿下今年克里奥国际广告节金奖。


过去的终会过去,该来的也将到来。最难以捉摸的,无非是事物的必然性。

面对悲剧,接受它、铭记它、在未来背负着它,愈走愈远。

 



Credits


Entrant Company                   J. Walter Thompson London

Agency Network                    J Walter Thompson

Holding Company                  WPP Group

Production Company              J. Walter Thompson London

Advertiser / Brand                 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Executive Creative Director     Russell Ramsay

Creative Director                   Dave Dye

Copywriter                           Giles Hepworth

Art Director                          Bill Hartley

Account Executive                Sophia Redgrave

Account Executive                Lynsey Houston

Account Executive                Jonah Werth

Photographer                       Will Bunce

Producer                             Kate Duncan

Designer                             Chris Hutton

Producer                             Rachel Moss

Editor                                 Leif Johnson

Sound Designer                   Peter Croker

Public Relations Director      Noel Bussey

                                         Ed Saunders





图片来源/ashtoart.org

文/活腻@TOPYS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饿了么春分短片:春分,春天的精分
    by 舂箐余
    6 评论
    122 赞
    59 收藏
      地铁站里有一道彩「红」,是青春的颜色啊
      青春期的脸红全被《跃动青春》搞明白了。
      by 鲸鱼鱼鱼鱼子
      6 评论
      81 赞
      59 收藏
        谁家的“坏”小猫?居然登上了宜家的新广告
        你们尽管捣蛋,反正宜家会出手。
        by 鲸鱼鱼鱼鱼子
        7 评论
        67 赞
        33 收藏
          这一抹绿,是他送来的春日礼物
          Banksy有新作啦!
          by 秩秩
          3 评论
          112 赞
          30 收藏
            在大尺度情节中,被审判的究竟是谁|第8支事后烟
            谁才是可怜的东西?
            by 秩秩
            10 评论
            60 赞
            22 收藏
              宜家什么都能收纳,包括你的电脑桌面
              谁家正经人用广告做壁纸?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7 赞
              30 收藏
                “春天”的意思是:我们该见面了丨太阳底下
                你过得还好吗?
                by 阿诚。
                17 评论
                139 赞
                39 收藏
                  一篇长长长长长文,带你弄懂播客|创意笔记 01
                  你听播客吗?
                  by TOPYS.
                  9 评论
                  87 赞
                  4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