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调色盘,你更倾心于哪一个
文/秋小叶@TOPYS
梵高的《向日葵》,名气十足,以至于我们这些外行们在装洋气的时候也能轻车熟路地从笔触、用色、基调几方面说出点什么,甚至梵高个人的遭遇也能说上很多,让人听起来不明觉厉。这样我们似乎已经能够安心地做个别人眼中的文化人了。
如果让你对着梵高的调色盘谈一谈感受,你会说什么?其实不必装,其实很简单,正如衣橱可以一探时尚人士的衣品,而调色盘可能也是了解艺术大师的另一种绝佳方式了。
摄影师Matthias Schaller就认为调色盘是画家艺术创作的抽象景观,同时也是一个窗口,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创作世界。从2007年起,他遍访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私人基金会、收藏家等,搜集并拍摄大师们的调色盘。
每个调色盘里都透露着大师个人的信息,比如用色习惯、笔触等。有的调色盘布满艳丽的色彩,显得热烈浓重;有的调色盘却只步有零星的几点冷色,显得凄冷寂寥。最特别的是透纳的调色盘,采用了白色作为底色,而其他诸大师的底色基本采用近似黑咖的颜色。
什么样的调色盘,绘成什么样的画作。或热烈,或凄冷,或浓个闹钟功能,或寂寥,你倾心于哪一个调色盘、哪一位大师?
毕加索的调色盘,《亚维农少女》
莫奈的调色盘,《日出 印象》
保罗-高更的调色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爱德华-蒙克的调色盘,《呐喊》
透纳的调色盘,《雨,蒸汽和速度》
亨利-马蒂斯的调色盘,《舞蹈》
埃德加-德加的调色盘,《芭蕾舞教室》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德调色盘,《洗衣女》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调色盘,《蓝色之山》
修拉的调色盘,《安涅尔浴场》
维亚尔的调色盘,《桌景》
埃米尔-诺尔德的调色盘,《最后的晚餐》
波纳尔的调色盘,《金合欢花的工作室》
卡米耶-毕沙罗的调色盘,《蒙马特大街》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调色盘,《煎饼磨坊的舞会》
约翰-康斯太勃尔的调色盘,《干草》`
约翰-辛格-萨金特的调色盘,《石竹,百合,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