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盒院:老房子里的小房子
文/Aoi @TOPYS
一方面追求居住更好、交通更快,一方面又担心历史的沉淀被破坏。这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北京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北京的大栅栏地区有很多典型的大杂院,院中加建建筑多,主体建筑毁坏严重。如果其中某一户或几户居民想要按照传统的方式改造自己的房子,难度将非常之大,甚至不可能实现。于是,越来越多居民迁出,越来越多房屋空置。
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设计师沈海恩和他的团队创意的“内盒院”则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也因此成为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亮点项目。
“内盒院”就是在现有的四合院或房子内插入一些预制的模块内盒,形成一个个全新的“小房子”,并在这些模块中整合设备管线等设施,用于解决水暖电等生活需求问题。它用一种快速并影响较小的方式来更新了传统四合院,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的完整性、尽量少影响现有住户的前提下,形成一个新的“社区”,并让现有住户与模块使用者达到互惠互利的关系。
内部空间也相当精致
施工过程
比起传统的拆建施工,内盒院在成本、便捷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版权声明: 本文系TOPYS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注册/登录 TOPYS发表评论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by 阿诚。
4 评论
62 赞
13 收藏
by 秩秩
3 评论
139 赞
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