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锷:回到生活的状态

 

作者: 第一财经日报  来源:新浪财经

编辑/me.writer

  

 

    曾经,每天走一两个小时的路程,从东三环附近的家出发,绕亮马河、穿使馆区,到位于三里屯village附近的设计所上班,是设计师朱锷喜欢的一种生活,行走中,身心悠然自得,沿途见闻记得或是忘记,都是一种很私心的享受。 

 

    三里屯酒吧街改建之时,朱锷的设计师事务所负责新建项目village的几大主体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由日本设计师隈研吾设计的“瑜舍”,朱锷给它穿上群青、苹果绿的外衣,在冬天萧瑟的街道旁,青青“瑜舍”给视觉灌入一抹生机。

   

    朱锷强调建筑与生活、季节、时代的关系,强调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2001年,在日本居住了10年的朱锷回到北京,他试图回到母语的状态,回到熟悉的生活里。近期,朱锷设计工作室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edge设计馆”系列丛书,田中一光的《设计的觉醒》、隈研吾《新都市论》、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等图书,摒弃了夺人眼球的图形与画面,同时绕过抽象的设计理论,越出设计师人群的边界,成为城市人群重新思考城市、空间、文化与个体存在话题的读本。 

     

    朱锷认为,“设计师的工作就是要把被现代文化切碎的心身合成圆融的状态,纵向要与传统接通,横向又要与诸多现代的文化相连。好比小说完成宏大的叙事,而中间尚有一些语言的空白点,需要诗歌来填补,设计之于现代人就是诗歌。” 

 

  而在他看来,理想城市的范例应是香港:一方面是东、西方潮流的汇聚地,一方面在其摩天高楼之下,又为市民生活保留了空间,街巷深处是大大小小的杂货铺、香料铺、大排档和小食馆。而北京“三里屯village”和“华贸”是朱锷中意的两个去处,“三里屯village”杂糅的文化、各色人等混杂的面貌——身份被抹去、界限被消除,而迷宫一样的建筑群是他的最爱,“走在其中,墙壁那么高,深深窄窄的小路不知通向哪个去处,这就是‘胡同文化’在这一时代的形式。” 

  

  Q:你会如何描述今天中国城市人群的居住与生活状态? 

  朱锷:我们现在的居住状态像鸽子,9点钟放出去了,晚上又飞回来了。我想,对人的生活状态影响最大的是居住状态,但我常常感到我居住的不是房子,而是一个居住面积。我们说我们买了房,但仍然感觉是租的房,只不过租期长了。 

  小到一个房子,大到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你如果无法与之产生认同,没有感觉到那是你自己的,就很难产生发自内心的维护的需要和行动。谈论城市生活形态,谈论居住文化,产权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但很少有人谈论。 

这种“不属于你的”居住状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农村的反映更明显:一个农户得到拆迁补偿,住到4层楼的新房子里,你看他的居住状态变好了吗?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居住状态的问题。城市要进步,还是要居住在其中的人心智的觉醒。 

 

  Q::居住空间的形态,改变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与生活面貌,城市人需要一些开放的公共空间进行交流,北京这几年形成了几个城市群落——“798”、二环以内的胡同区域。在你看来,政府主导或商业开发,与群众的自发行为,对形成这些群落有什么不同意义? 

  朱锷:我想影响城市群落形成的更有力的因素是自发性。当年的“798”,之所以形成这个群落,是艺术家看到那里的房租便宜,本意是到那里租大的空间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画室,创作、生活。但废弃的厂房如果再使用的话,需要投资维修,当时是艺术家自己来掏的腰包。后来大家看到这个地方原来还可以有钱赚,政府对艺术家聚集区的态度也变了。 

我在北京看“798”和在东京看“798”的感受不同,在北京离得近,我看到它每一个时段的状态,在东京看,时间段的概念被抹去了,作为整体的“798”让我想到“自主采摘园”——这是一个概念产业。 

国外也有很多艺术家聚居区,但没有我们这里那么功利,还保持了一部分让艺术家能够自然地生活的状态。 

 

  Q:你很喜欢窜胡同,如何评价今天的“胡同文化”群落? 

  朱锷:我很喜欢去发现藏在胡同里的好吃的、好玩的,胡同就像迷宫,你不知道下一个路口通向哪里。 

但今天“胡同文化”不再是个“文化词汇”,而是一个“商业词汇”,住在胡同里的很多不是本地人,出现在商业背景中的胡同生活已非货品本身,而是买一件东西给你包上的那层包装纸。 

 

  Q:中国城市的活力吸引了很多设计师,但这中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群落变化太快,很多区域的生活氛围、文化传统还没形成就被打乱。另外,商业化,或其他功利性目的也消解了某一空间中的生活气息。你如何评价这样一种现实? 

  朱锷:在欧洲,一个官员的在任与离开,对城市的规划没有太大影响。你去威尼斯,不论你哪次去一条街永远在维修,他们在维护他们的街道、生活的空间,而我们没有做维护。我想,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就是贵族有很多东西需要维护、需要自律,这中间有一种延续性的东西。 

  我们的现实不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变化很大,这有好的一面,确实有活力,永远有做不完的活。 

这是我们和国外很多地方不同之处,而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区域一定是充满交易的区域,中国有大量的交易存在。时代在发展,你无法用好坏来评判它,但网络社会给了我们一个坐标,全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现实同时向我们展开,这是一个共时性的存在,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些坐标。

 

  Q:一个人生在其间的那种生活状态没法分享,但如果非要总结出几条如何生活才能更自在的做法,有吗? 

  朱锷:我不喜欢用“生活方式”这个词,生活就是生活,没法作为一种方式适用于人人。你看,“瑜伽”是一种很好的生活行为,但现在作为一种方式,被消费,最后弄得跟集训营一样。 

  我想,建立一种文化、生活的标志有时候很可疑,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留下了那么多标志性建筑,但我以为他的建筑给时代留下的负面的影响,和他的伟大一样巨大。那么一个伟大的建筑师,晚年给自己留下的不过是十几平方米的小屋。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把自己重新养育一次的东亚小孩,投入身心灵怀抱|创意笔记03
    时代失落,玄学登场
    by TOPYS.
    5 评论
    62 赞
    38 收藏
      山川河流,组成了我们
      我们即地球。
      by 毛毛.G
      2 评论
      65 赞
      32 收藏
        原来,这些出圈的台词都是徐誉庭写的|灵感手抄本
        认识一位很会写的编剧。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2 赞
        46 收藏
          灵感告急?请查收一周创意速览
          汉堡王、麦当劳、乳腺癌基金会、吉百利、Autodesk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5 赞
          28 收藏
            第一批用AI做设计的人,把它玩出了多少花样?
            “我用AI完成了创作产能的越级”
            by 秩秩
            4 评论
            66 赞
            31 收藏
              为什么是史铁生,成了当代互联网嘴替? 丨灵感手抄本
              “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穷干涉。”
              by 毛毛.G
              3 评论
              76 赞
              57 收藏
                喂!别扔那块吊牌!
                小小的吊牌,大有玄机
                by 秩秩
                8 评论
                84 赞
                51 收藏
                  不想上班的一天,让这些好创意拯救你的心情
                  by 秩秩
                  2 评论
                  58 赞
                  2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