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梅书摘: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编辑/里小地
廖一梅,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另一身份是导演孟京辉的妻子、学妹兼搭档。代表剧作“悲观主义三部曲”——《恋爱的犀牛》、《琥珀》、《柔软》。
爱
大众传递的爱情啊,以“知音”方式谈论的所谓感情啊,我只能说它是虚假的,我不能说它是错误的,它连错误都不是,它只是虚假,它用一种肤浅的态度想归纳一件复杂的事。
专门在情人节来谈论的爱情,专门在情人节送出的花朵和巧克力,那种所谓的浪漫,跟我说的爱毫不相干。
在给予爱得时候,人其实是满意自己的,人是希望自己处于这种状态的,所以人希望自己陷入爱情。心甘情愿是很美丽的一个状态。
我相信一见钟情,而且,只相信一见钟情。
生命
人的缺憾就在于不断地要用外界的获得来填补自己的不安全感、孤独感等等,这种填补是永远填不满的。你看所有的人每一分钟都在填满自己的时间,都不希望自己看起来是没有事情做而闲着。
平生第一次,我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我竟然产生了想要永远活着的愚蠢念头,不是因为贪念,而是因为挂念。
悲观主义是一种明智的、勇敢的姿态。
悲观主义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和世界交锋的时候产生很多挫折感是肯定的。
好恶
我不是正经人,但我是个严肃的人。
凡是计算出来的生活都是无聊的生活。
我不拒绝这个世界,但我跟这个世界的接触是有限度的,只能允许在某种范围之内。
你得有权利有资格才能夸奖我,不是每个人的夸奖都会让我高兴的。
我太知道怎么玩弄字眼了,反而不相信文字。
任何对公众所谈的都有表演的成分,我不是一个特善于表演的人。
时代
这废话满天飞的时代,沉默是人类最大的贡献。
回避大多都是出于恐惧,中国文化回避死亡和性就是因为恐惧。
大家都是通过面具来互相辨认的。
时间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孤独
人是贪恋青春和生命的,这强烈的感情会降低人的智力,抹杀更深刻的经验,无视基本的常识,安静地等待老去也是一种尊严吧。
自由,不是不能获得,但需要万分的坚强和一点点运气。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自我
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成熟。
每个人出生时对自己是什么样子无从选择,对那个所谓“自我”无从选择,你要爱一个外界给你的、被迫接受的模样,身份,还要为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奋斗一身,在这样的人生里,不感到痛苦,那只能说是无视它。
我相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出来。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细细分辨,哪个人的生活不是由秘密和谎言堆积而成的?但是,巧妙地度过一生有何意义?不过是辗转腾挪的生存技巧,技巧越高辗转腾挪得越好就离真相和本质越远。我宁愿笨拙地度过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