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烈农
2011年10月16日

维基每日语录2011年7月22选用了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
Do not disturb my circles!
这句英文,似乎之前译言“维基每日语录(2011.7.22)”一文中翻译有误,一直无人关注,直到今天才被@njweili、@Lio Joslin等前辈发现,指出错误。后经原译者@alex8621修改为:
不要动我的圆!
译者@alex8621十分负责,迅速更正译文,直接导致我去晚了,没有看见之前的误译(据传十分搞笑)。我猜是译成了类似:
不要打扰我的社交圈子!
搞笑之余,有译友指出,我们从中应该汲取教训,翻译不应脱离历史,要先学好历史,再来翻译。于是我就认真学习了一下,本想回帖,后来发现越写越长,脱离主题,再加上排版不便,干脆重新发文一篇。
有译友指出原文是拉丁:
Noli turbare circulos meos!
这只是一种十分流行、但无可考的版本。瓦勒流《言行铭录九书》中记录的版本则是:
"[...] Noli, [...], obsecro, istum disturbare [...]"(Valerius Maximus. Factorum ac dictorum memorabilium libri IX, pp. 269)。
一、引文中省略inquit一词,此为inquam的直陈式单三现在时主动语态,即“(他)说”。
二、disturbare原形是disturbo,是其单二称现在时被动祈使语态,即表示“(我希望某物被你)弄乱”。
三、turbare原形是turbo,是其现在时不定式,即表示“弄乱(某物)”。
四、circulos原形是circulus,是其受格复数,即复数的“圆”。
五、meos原形是meus,是其阳性受格复数形式,意为“我的”。
六、二句前面都有Noli,是nolo单二称现在时主动祈使语态,即表示“(我希望你)不要(做某事)”,可简译为“别”、“勿”。
七、istum是iste的阳性单数受格,即“他(/它)”。
八、obsecro是现在时主动语态,因词干secro源自sacer,意为“神圣的”,故obsecro词义带有尊他性,即“(我)恳请(您)”。
以上为注解,若断章取义用白话翻译瓦勒流记录的这段话即是:
“别!”他说,“听我说,求求您!别弄乱这圆!”
“圆”是背景信息,为此处代词指代。据瓦勒流记录阿基米德当时正在家中院子里沙地上画圆。从此处可看出维基百科英文词条解释有误,不足为信。维基英文页面将此句译为:
Do not, I entreat you, disturb that (sand).
而实际上拉丁中沙(harena)是阴性名词,这里原文是阳性代词,指代圆(circulus)。圆这个词在拉丁中是阳性的。
同时还可看出那句无可考的“流行”拉丁还有一处错误,那就是圆的数量。原文是单三称代词,即是说据唯一史料记载,阿基米德在地上只画了一个圆(circulus),而非很多圆(circulos)。所以进而英文也广泛的将其译为复数circles,其实也是错误。实际拉丁复数第三人称受格代词为istos。
地上到底有几个圆可能确实不太重要,不过按常理说,我们研究几何,恐怕应该也会画出大大小小各种圆、椭圆或其他图形,为什么非得是一个圆?不负责任地意淫一下,难不成阿基米德当时在地上画了很大很大一个圆,自己蹲在里面,以为那是保护罩?不得而知。

这也不算是开玩笑吧。因为东西方魔法、巫术、神话、传说中都有在地上画圆形成某种结界的传统。孙悟空不就经常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一个圆,让大家呆在里面老实点不要乱跑吗?

请看上图中西方巫术常见的圆形结界。虽然确实仔细一数,至少有三个圆形,但总得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图形。我想即使不是情急之下,正常情况我们也会将上图称为一个圆(同心圆),而非多个圆吧?
甚至可以想象图中的黑袍人十之八九是在讲:“来、来、来,来站到这个圆里面。”这里几乎不存在语言差异的问题,其他语言大同小异,很难使用复数。恐怕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英、拉丁、希腊)中,我们都很难理解“来站到这些圆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像奥运五环那样交错的圆形吗?还是什么?有超越了语言的、概念上的歧义啊。
而且不得不注意到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叙拉古沦陷的唯一原因,是因为罗马人打持久战:不懂科学不要紧,我们有钱有时间。叙拉古当时虽未弹尽,但已粮绝,所以才投降。阿基米德虽然当时地位很高,据传是皇亲国戚,但他本人十分另类又是众所周知;他就是个疯癫的科学家、宅男,发现浮力定律光着身子跑出浴池的正是他本人。他是不是当时饿疯了所以开始玩邪教……
不过无论如何,先不管这个暂时可以忽略的细节吧,回到史料。根据瓦勒流的记录,当时攻占叙拉古城的罗马大将是马库斯(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他明确下令活捉阿基米德,缓期再议死刑,士兵来到阿基米德家,要带他走,然后……
“别!”他说,“听我说,求求您!别弄乱它!”(同时极有可能手指着地上那个圆)
阿基米德如此诚恳、恭敬的一句请求,为什么竟然激怒(?)了前去抓捕他的罗马士兵,以至于当场违抗上级命令一刀宰了他(甚至不止一刀,无可考)。这人是撒癔症吗?所以后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记述不符合逻辑,臆造了另一句更合情理的、较不客气的拉丁:
Noli turbare circulos meos!(“勿动吾圆!”)
不管阿基米德说了句什么,也不管他是不是上了保护罩,我认为罗马士兵愤怒至少有两个客观原因:
第一,阿基米德发明的战争机器在叙拉古保卫战中一度大挫罗马军。设身处地得想一想:如果你的爸爸、舅舅、哥哥、弟弟、同志战友,坐在战船上,抢滩登陆,却被阿基米德用镜子反射的太阳光活活烧死,你能不抓狂吗?你压住满腔怒火去抓这个罪魁祸首(之一),说:
“跟老子走!”
答:“勿动吾圆!”
怒:“我去你大爷的!”
咔嚓!
实际上这只是个传说,正史记载阿基米德发明的战争机器是抛石机之类比较合理的武器,但也很威猛,因另有书记载这种抛石机还可以抛射火弹,所以可能以讹传讹就演变成了邪门的“火镜”,甚至被收入教材(记不得是几年级了,但这绝对是本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第二,阿基米德可能并不会讲拉丁语、或至少拉丁语发音古怪(无可考,但罗马当时只是异军突起的小国家,所以当时如有外语、翻译活动,那么罗马人学希腊语才算合理),所以根据维基百科的记录,希腊人传说阿基米德当时讲的其实是:
Μή μου τοὺς κύκλους τάραττε!(“别动我的圆!”)
这里圆是用的定指复数(τοὺς κύκλους)而非单数(τοὺ κύκλου),但前文已经证明维基百科不足为信,所以……
无论如何,那罗马士兵也不见得能听懂这句希腊语,所以基本上就是鸡同鸭讲。
看那俘虏国技术宅大叔蹲在地上自顾自地玩沙,几何、数学、外语不及格的罗马士兵心头不爽,情有可原。
后记:
睡前得闲匆匆完成此文,考证、分析或有纰漏,敬请高手指正。如经各位校正无误,我再前去维基修改词条。
@dingdingdang
你懂拉丁,我初学,请来帮我看看、勘勘误。
@alex8621
换用destroy不行,因为destroy的拉丁是destruo(现在时主动语态;此处应用现在时不定式destruere)。这个词,由前缀de及表示“组装”的struo构成。那个“圆”,画在沙地上,并非“组装”而成,所以也无法被destroy。当然destroy一词在现在英语中意思很广,也许换用英语不算错,只可惜阿基米德不懂英语,所以我们也不好强迫人家讲英式拉丁。
·欢迎非商业性质转载,转载请严格循CC-by-sa-3.0协议,如能告知本人更佳!
·转载用以任何商业目的者,必须经过译者江烈农本人书面同意,违者必究。
·电子邮件:wjia6827@uni.sydney.edu.au
via Ye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