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老汇街头,加入一场随时开始的戏剧彩排丨环球街角指南

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街区,道路和人们的西装一样平整。从东河到哈德逊,从下城到上城,所有道路都规整地以数字编号,像一张被熨烫妥帖的方格纸。

在这片强迫症看了都心满意足的土地上,有一条街道却叛逆地斜穿而过,这就是著名的百老汇大街。与它“不合时宜”的形状一样,百老汇大街给这座金融之都注入了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在华灯初上的曼哈顿,一边是西装革履的精英们拖着疲惫的身影隐入写字楼,另一边,百老汇的剧院里,形形色色的故事踩着音符刚刚开场。

展开纽约地图,曼哈顿岛在哈德逊河与伊斯特河的环抱之中,如同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

展开曼哈顿地图,百老汇大街将最具活力的地区串联起来,如同曼岛血液交汇的生命线。

百老汇大街(Broadway),原意为“宽阔的街”。在曼岛永无休止的乐章中,百老汇是最雀跃的段落。它从巴特里公园起步,由南向北纵贯而过。其中,超过40家拥有500座以上的大剧院聚集在42街至53街之间,每晚都在上演最具声望、最有商业价值的戏剧——这便是最具戏剧意义的百老汇,也被称为“内百老汇”。

图为上演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大使剧院

虽然今天的百老汇地处核心地带,但在纽约市开埠初期,百老汇大街只是一条平凡的道路。1810年,百老汇大道上的第一座剧院“公园剧院”建立,在曼哈顿中城撒下了一颗种子。到了百年后的柯立芝繁荣时期,经济腾飞的春风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在时代广场周边涌现,才奠定了今日百老汇的格局。

与此同时,电影的崛起迫使百老汇另辟蹊径——开始注重华丽的歌舞场面和精致的舞美设计。这一时期的舞台上,莎士比亚的经典、萧伯纳的讽刺与王尔德的妙语轮番上演。

20世纪中叶,百老汇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1943年,《俄克拉荷马》以2212场的纪录创造了票房神话。那一时的盛景,从伍迪·艾伦在《我心深处》中的追忆便可窥见一斑:

“在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每到百老汇的首演之夜,那场面真是激动人心,你可以看到一排豪华轿车,还有那些穿着晚礼服的演员,之后他们还会举行一场派对。那真是一场大事件,那种盛世般的感觉现在已经没有了。”

图为纽约46街剧院区

然而光辉灿烂之后,便是无尽的晦暗。6、70年代的百老汇,被疾病、毒品和暴力充斥。为了给城市发展让路,纽约城市开发当局甚至计划拆除部分老旧剧院。但,“百老汇总有自己的生存诀窍”。

1982年,一群戏剧人发起“拯救剧院行动”,开始了复兴之路。今天所熟知的《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相继上演,百老汇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全球文化娱乐现象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仿佛要将之前二十年的压抑尽数奉还一般,百老汇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虽然戏剧是它最闪耀的名片,但当你走出剧场的那一刻,才真正踏入了百老汇的魔法世界。这里不仅是顶级剧院的聚集地,更是一个将戏剧融入城市血脉的戏剧“迪士尼”。

从时代广场出发,向南几十米的西44街上,有一家百年饭馆“撒狄斯(Sardi‘s)”。它在官网上这样形容自己:“BROADWAY’S LONGEST RUNNING SHOW(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的一出剧).”

走进撒狄斯,你便打开了百老汇的第一个彩蛋。勃艮第红的墙壁上悬着明黄色吊灯,照亮了1300多幅百老汇明星漫画画像——这是撒狄斯的独特传统。每年,店主理查德·巴拉茨都会创作大约20幅新肖像,并在香槟酒会上揭晓,获得这一“殊荣”的演员和媒体届时都会出席。

图源:Sardi‘s官网 

可以想见,撒狄斯之于百老汇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家餐厅。它记录了无数戏剧人疯狂熬夜创作的夜晚,也是自1950年后众多剧目首演后欢庆的派对场所。丹尼斯·金曾如此形容撒狄斯:“这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个信息枢纽、恋人约会的秘密据点、演员试镜的舞台,甚至是倾诉心事的心理诊疗室。”撒狄斯像是一本书,记录了一百多年来剧院之外的孤独、痛苦、欢喜与幸福。

向北走到51街,Ellen‘s Stardust Diner就坐落在转角处。虽然作为一家餐厅,Stardust常被诟病“确实不怎么好吃”,但其热烈的戏剧现场和氛围,让它成为百老汇大道上每天排队最久的餐厅之一。

图源:Ellen‘s Stardust Diner官网

与剧院不同,在Stardust可以体验到一种更亲切的、沉浸式的戏剧现场。据说这里的大部分服务员都是百老汇演员,或即将成为演员的潜力股。她们会在上菜下单的间隙突然开始歌唱,让你一不留神就被拽入一个新的戏剧现场。

在Stardust,“处处皆戏剧”走进了现实。另外,如果喜欢哪位演员的表演,记得抓紧时间认识一下,说不定几年后,她就是百老汇炙手可热的新星。

继续往南走,位于39街的Drama Book Store门头不大,但千万别错过。一进门,好像来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一条由书籍搭建的43米巨型“书虫”在室内环绕一圈,仿佛某种别样的欢迎仪式。

图源:Drama Book Shop官网 

Drama Book Shop于1917年创立,百年来都是百老汇戏剧人钟爱的社区空间。但由于电商冲击和房租飞涨,店铺在2018年接近倒闭。好在《汉密尔顿》主演林·曼努尔·米兰达及一众好友将它买了下来,并迁至39街重建。新店里最引人注目的“书虫”,便是由《汉密尔顿》的舞美设计大卫·柯林斯(David Korins)操刀。

店内除了售卖帆布袋、冰箱贴等周边外,也提供了喝下午茶小憩的位置。在这里喝咖啡时,如果你看到两个人正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那大概是正准备试戏的演员在互相对台词;如果是一个人眉头紧锁、点了咖啡却不喝,那一定是还没找到灵感的创作者正对着草稿发呆……和店名Drama Book Shop一样,除了书和咖啡以外,这里更像是剧场的隐藏休息室。

图源:Instagram@dramabookshop

到这里,或许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说“走出剧场,才来到真正的百老汇”。因为戏剧不止在剧场里上演,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咖啡厅、餐馆、书店,才是灵感生发的地方。

这里每个人都像一位自带任务的NPC,在与戏剧有关或无关的地方静静推进属于自己的剧情线。便利店收银员闲下来会在吧台后读剧本,博物馆的引导小哥会一边憧憬在百老汇找工作、一边吐槽新剧不如人意……在百老汇,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启一个新的故事。

所以,大胆和任何一个人聊起音乐剧吧,“人”才是最大的彩蛋。如果说在世界其他地方,音乐剧被视为一项颇为高雅、让人有距离感的活动,那么在百老汇,接触戏剧就像喝一杯咖啡一样平常——当你从中走过,就已经在演一出名为“百老汇”的街头音乐剧了。

走出剧院、在书店喝过咖啡,让我们再把视线拉远——内百老汇所在的曼哈顿中城,正是整个曼岛最有活力的片区,也是一处citywalk胜地。

除了戏剧以外,曼哈顿还有非常丰富的艺术业态。靠近西海岸的切尔西地区(Chelsea)汇聚了联排别墅、矮公寓楼和新潮景点,也是艺术家和画廊的聚集地。沿着从19街到27街步行,有超过两百间画廊藏身街角。文艺青年的完美周末,就是从惠特尼美术馆开始,到旁边的切尔西市场买一支冰淇淋,然后沿着高线公园一路向北,边看免费画展、边欣赏沿岸的城市景观。

图源:Instagram@highlinenyc。图为高线公园

如同它的名字,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是曼哈顿钢铁丛林里的一道空中绿廊。这条由废弃高架铁路蜕变而来的空中花园,是现代城市更新的完美范例——设计师保留了铁路的原有结构,引入250余种植物和现代设计元素为它赋予新的活力。

漫步在这条离地9米的高架步道上,你得以用全新的视角俯瞰城市:切尔西区的红砖建筑、玻璃幕墙的浮光掠影,都尽收眼底。

图为在高线公园里远眺曼哈顿街景

沿路向东南走去,就大名鼎鼎的第五大道。这条路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购物街之一,也是一部摊开的建筑百科全书。

由南向北,融合古典美学的熨斗大厦、直插云霄的帝国大厦、对称美学的洛克菲勒中心、古朴典雅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风格迥异的建筑,依次标记着这条永远人头攒动的道路。

作为最重要的地标,帝国大厦是纽约天际线上最耀眼的徽章。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帝国大厦都是世界最高建筑,它也因此成为游客聚集地。乘电梯到102层观景台,整个曼岛甚至纽约市都尽收眼底——哈德逊河的波光、中央公园的绿意、布鲁克林大桥的曲线,如同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流从脚下奔涌而来。

图为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

虽然高楼们鳞次栉比,但漫步在第五大道并不会让人感到窒息。这是源于城中绿岛的存在:随处可见的行道树,树下三两把椅子、一张餐桌,就构成了最小单位的口袋公园,彰显出曼哈顿亲和的一面——你可以像那些出入写字楼的白领们一样,总是盯着手机里实时变动的曲线行色匆匆,也可以随时落脚、坐下歇歇,再繁忙的生活,也该拨出一杯咖啡的余裕。

当黄昏滚滚而来,第七大道和45街的交汇处开始变得热闹:摩肩接踵的游人人声鼎沸,百老汇的霓虹灯渐次亮起,将漆黑如墨的夜空染上粉色,挤掉了星星的位置——这便是时代广场。

图为时代广场

该如何描述时代广场?1978年,麦当娜初次来到纽约时告诉出租车司机:“把我放在一切的中心。”于是,她被拉到了时代广场。

尽管看过许多文学描写,但亲临现场时依然会被震撼——这里永远播放着最新的广告,商业文明如同不可抵达的永动机一般翻滚前进;这里不分昼夜,永远有人在跨越午夜、庆祝某个时刻的诞生。作家昂放在《纽约制造》中如此形容:“太多人不想睡去,也不期待黎明。每一夜都是第一夜,每一夜都是最后一夜。”

距离时代广场几步之遥,百老汇剧院的灯箱挨个点亮。“有的街只在夜晚苏醒,只在戏里活着。”百老汇就是这样的地方。这个坐落在世界十字路口的造梦工厂,本身就像一则隐喻:我们总是需要故事、需要想象、需要梦想。而那些深切的精神追求,就在这里找到了最完美的舞台。

在曼哈顿溜达的一天,理应在百老汇结束。推开剧院厚重的大门,一个上演了几百次的故事又将重新展开——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或许终会散场,但这座城市对戏剧的信仰永不谢幕。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如何呢,又能怎! 人生就是个笑话
    I hate everyone!
    by 变身7
    5 评论
    63 赞
    20 收藏
      美院毕业展爆火:生活,才是AI永远替代不了的艺术|灵感库
      关于经验、反思和偶然性
      by 秩秩
      0 评论
      54 赞
      1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