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DeepSeek当翻译?快查收这份最新AI创意指南!|清单

从智能写作、图片生成到视频创作,AI的迭代速度几乎要赶上奶茶店的季节限定。可翻翻我的使用记录,来来去去不过是翻译、写邮件、改病句……似乎只把它当成一个高级版的有道词典。
而社交媒体上的炫酷玩法,大多需要专业术语或复杂的调参才能启动。与其在高科技焦虑中内耗,不如抛开一定要用AI做点什么的想法,挖掘一些“不务正业”的玩法、找点乐子——
从“把脑中小剧场变成四格漫画”到“让自己变成《人生切割术》主角”,再到“把乐事薯片变成新款Jellycat”……这些不正经但有趣的用法,或许能让你重新发现AI的“灵魂”(如果它有的话)。

用AI把家里的宠物变成人……(慎用)
使用工具:ChatGPT-4o
你会获得:一张猫猫全家福
你有没有幻想过,如果你家的猫变成了人,会是什么样?
最近这股“宠物拟人化”的风潮火遍全网,用GPT-4o就能一键生成。但刷了一圈网友作品发现:生成的图片要么是中年大叔瘫沙发,要么变成“外星人开会”,只想质问“ChatGPT你最好知道自己在干嘛”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信邪的尝试了一下,于是——
原本清秀可爱的橘猫小伙,变成了多愁善感的胡渣男:

原本一片岁月静好,GPT转身给你上演一出《燃冬》 :

我只想说:不建议轻易尝试。现在已经无法直视家里的猫猫了……
但如果你还是不死心地想要玩一把,这里有份操作指南给到你:
1️⃣ 打开 GPT-4o 上传宠物照片
2️⃣ 输入咒语“把这只猫变成人类的样子”,想更精准点,可加上性格、年龄、性别等信息
3️⃣ 坐等AI生成(并祈祷别翻车)
*还有一点友情提示:最近GPT经常出现“降智”情况,可能会自动切成旧模型 DALL·E,画风堪忧。解决办法也很简单:直接跟它说“不要使用DALL·E生成”即可。
好了,祝你好运,记得给你家猫道个歉。

用AI在工位上“切割”一个很酷的脑洞
使用工具:ChatGPT-4o
你会获得:无痛出演大热美剧主角
《人生切割术》第二季完播,剧集里美丽又精准的置景被大家扒了又扒,人物海报更是脑洞大开——什么?什么?你也觉得自己每天走进公司就切换“公司人格”,想要拥有一张Mark同款海报?ok!马上用AI工具定制切割一张。

准备一张海报和一张个人照,投喂给AI,用简单的指令把左边海报人物替换成右边照片的人物,保持海报背景、构图等不变即可。这里的要点是,一定要用五官清晰的照片!比如证件照或者正脸半身照,不然就会引来AI突然的“脑雾”——它可能分辨不清你的五官特征,从而给你“改头换面”。
当然,你也可以发挥想象,将海报内的细节创造得更有你的味道,比如在咒语里加一句:在顶部的书桌上放一杯阿嬷手作,或者把小人替换成一只棕熊。

怎么样,是不是真有点“切割”的味道了?

脑海里的小剧场,终于有地儿演了!
使用工具:ChatGPT-4o
你会获得:实现脑中小剧场的四格漫画
前不久,OpenAI 更新了GPT-4o图像生成模型,对于广大“脑海里有画面了”、手却不听使唤的人来说,最大的利好是它可以精准绘制各种风格的情节漫画,并且予以多角度的调整。
不过,这个加强版功能需要购买plus会员。不想交费的朋友,不妨一起看看怎么“绕路”。
如果直接给一个情节、让ChatGPT帮你转换成四格漫画,比如:

你大概率只会收获一些婉拒:

不过,为了避免你过于失望,ChatGPT表示也可以帮你写脚本。那就写吧!
这是经过几次较正修改后,ChatGPT给出的四格漫画脚本:

有趣的是,脚本改到第四个版本后,ChatGPT一改前面的拒绝三连,而是像被激发了创作热情似的,突然提出:

立即接受,并且注明希望是极简画风。于是收获成品图如下:

除了个别字体显示问题,基本令人满意。
有意思的是,虽然最早的需求里就有“网络”、“弹幕”等字样,但是ChatGPT最初创作的脚本仍然直接把追剧场景设置成了“看电视+遥控器”的组合,看来还是有点old school啊:)

一键删除“脑雾”,让你听起来更聪明
使用工具:descript.com
你会获得:将磕磕绊绊的声音,改造为如同外交部般流畅的发言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害怕公众沟通的场合?
无论学生时期做过多少pre,每次一站到电子屏前汇报、或者跟客户面对面沟通,就紧张到语无伦次。手心出汗还算好,最怕的是突然飘来一阵脑雾,呃呃啊啊个不停。就算努力把所有人都想象成鸡蛋也无济于事。
以至于每次重听录音记录信息的时候,都要经历一遍抠出三室一厅的尴尬,编辑文字时也有一半功夫都在删除冗余重复的词汇。这不,descript.com就派上用场了。
descript.com是一个AI语音处理网站,除了保留传统语音处理功能如降噪、调速之外,还新增了许多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删除音频中的“呃”“啊”以及重复词汇、还有删除令人尴尬的沉默,让你“听起来更聪明”。


实践一下就知道它有多实用:
处理前:“呃...我们Q3的目标...这个...(5秒沉默)其实主要是提升转化率...”
处理后:“我们Q3的目标主要是提升转化率”
前者看起来就是初级选手发言,后者光看文字就能联想到部门总监在大会发言时坚毅的神情——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了。
再比如,嗓子沙哑的网课老师提前录制好语音后,发现自己讲话不够连贯,于是用AI一键处理:
处理前:“同学们...(10秒喝水声)这个公式...啊...咳咳,非常重要…”
处理后:“同学们这个公式非常重要!”
别急着吐槽它鸡肋,打工人,要的就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听着AI处理后流畅到如同外交部发言一般的录音,心情是不是也愉悦了不少?

硅碳生命开大会,发现我是最聪明的那一个?
使用工具:botgroup.chat
你将获得:看全国智商最高(或最低)的大模型互怼
你能想象AI们齐聚一堂、互相辩论的场景吗?
botgroup.chat就是一个这样的平台。它接入了目前国内所有主流的AI工具,包括智谱清言、通义千问、DeepSeek、Kimi、文心一言和腾讯元宝(本来还有豆包,更新后似乎消失了),然后给他们开了个“会议室”——
这个会议室有无数种打开方式:你可以让它们就一个话题辩论互怼,也可以给不同AI设置不同角色定位,比如让智谱当学霸、千问当逗哏、DeepSeek当捧哏,还可以让它们帮你分析房价涨跌大盘趋势……如果看不惯其中某位还能直接禁言。


用过之后会发现,这些AI聚在一起时会出现“人越多智商越低”的情况。比如我已经岔开了话题,它们还会纠结最初的话题一直聊,导致一个对话框里莫名其妙出现几个不同频率的聊天——不过,对于爱看乐子的我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还能趁机pua其中某个AI:“你太笨了,没有其他AI智能!”
还有一些更实用的玩法。碰到工作学习中需要查资料的情况,只用在会议室里问一句、不必切换不同平台,就能得到AI们整齐的回答,还能交叉对比、查漏补缺。

总之,你既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全套工具箱,也可以一站式调戏所有AI——工具或玩具,全看你的心情~

几十秒,就能拥有一箩筐的jellycat
使用工具:即梦AI
你将获得:一个万物毛茸茸的世界
曾经以为长大后就不会再喜欢玩偶,直到看到jellycat,到底谁能拒绝这些小可爱?如果钱包允许,只想一次性把它们都带回家。不过如今各种AI生图工具涌现,一个指令便能让全世界jellycat化,看着这些萌图,也是种抚慰。
操作流程并不麻烦,输入指令即可,不过想让AI听懂你在说什么,需要点耐心。参考诸位网友的经验进行数次实操后,我发现指令至少需要提及:明确的参考风格、标志性的原型、五官的具体位置和氛围色调。你要把对方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信息越直白,它给的答案就越准确。

话虽如此,AI还是有许多不确定性。比如它偶尔听不懂什么叫“豆豆眼”,也会“画蛇添足”地增加些你不太需要的东西。但尝试多几次,总有些图会让你感叹一句“我的AI好像变聪明了。”在多次磨合后,我终于看到了在不同地方玩耍的毛绒绒伙伴们。虽然细节有待加强,但至少是可爱的?

在工位呆得太苦,不如现在打开AI,创造一个都是jellycat的世界?如果你有更好的指令,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大家抄抄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