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街角指南丨有了BONUS TRACK,下北泽会成为想要居住的街道吗

曾经有一部叫《健康而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的日剧,单看片名,就是普通人理想的“可持续”生活。这也是下北线路街所呈现的状态,不时髦也不精英化,但似乎描绘了一种“能在这里过一生”的图景。

如果把BONUS TRACK周围,以500米为一个单位划分的话,会看到功能导向的、不同人群的社交聚落。

最近的是由儿童美育设计师日比野拓,打造的可容纳105名儿童的保育园SDJ Nursery。这里在“儿童生活”的底层逻辑上,以“连接下北泽街区,作为文化创作基地”为目标,沿街道设计了庭院、露台、工作室等开放区域,试图以育儿圈子拉动全年龄段社区居民。

沿着红绿灯转弯,再走500米,是地图上标记为“学生寮”(学生宿舍)的共学社区SHIMOKITA COLLEGE。相比于由物业主导的租赁式公寓,这里开创性地将“年轻人的学与住”作为空间设计及构建社群的标准。在企划运营公司UDS以及课外教育机构HLAB共同策划下,打造了一系列共享配套及课程,是一个一体化的知识型社区。

沿下北泽车站方向又走500米,则会路过工作室集群(tefu)louge,一个包含自然超市、独立电影院、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区域在内的4层小楼,是数字游民以及客户约见的好选择。而旁边高架桥下的小商场Mikan Shimokita,亦以5条小街区的容量、足够多的公共户外面积,在快速的城市节奏中进行了一个俏皮的抽帧,承接着人们餐饮和购物的需求。

下北泽能够孕育出社区,前提是“有人”,有结构健康的、各式各样的人。当人们以“生活”而非“滞在”为目的时,会愿意提出更高标准的需求,再去匹配能够满足需求的商业环境。

过去的下北泽老商业街是从众多毛细血管长出来的地下乐园,其魅力就在于“随机”和“不可重复”,当然欢迎转瞬即逝的流行;而下北线路街则像是带有产学研性质的孵化地块、缓慢熟成的庄稼,与风调雨顺有关,亦与人的经营有关,是一个长期、固定而亲密的系统。

 

2020年4月,在下北泽的社区系统里,BONUS TRACK诞生了。

这是一个按照日本传统的集体住宅形态——“长屋”(Nagaya)打造的店铺集群。不妨结合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住吉的长屋”,想象一下:清一色的低层平房,各户共享墙壁、水平相连,大门又与道路等外界区域相连。基于此,形成了连接上更像大家庭,场景上更开放、更户外的业态;同时,一楼可用作商店,二楼可用作办公室或起居室的性质,也降低了经营店铺的总成本,使BONUS TRACK能够以“首次创业的品牌/主理人”为目标招商。

© BONUS TRACK

BONUS TRACK有5栋“小别墅”,一共13家店铺;BONUS TRACK HOUSE作为公共空间,一楼被用作展览场地,二楼则是一个小型的付费型共享办公空间。因为没有连锁品牌严格的SOP,这些品牌们往往被认为是“愿意尝试复合业态的实验者”;但从大众的使用场景来说,这里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条轻量化美食街,只不过多了一层文化消费属性。

来自台湾的大浪漫商店,主业是黑胶唱片,但是门口挂着的“卤味”灯笼,以及格外有存在感的红色围桌,似乎在更卖力地宣传自家的卤肉饭。名为“发酵”的商店,主打时间主导的新型产品逻辑,但不去理解也没关系,他们诚实地售卖着茶、酒、酱菜、调料等一切经过发酵的餐食。

同样是卖酒,TAN PEN TON邀请你边喝酒边看店主从世界各地搜罗的VHS(家庭录像带),B&B主张啤酒(beer)和看书(book)更配,ANDON则推荐白天喝粥、晚上饮日本清酒的“轻松一天”配方。不论是餐厅、书店、唱片店或是综合二手商店,都旨在打造一种氛围独特的创意场景。

再寻常不过的工作日,这里也有不少人走走停停,遛狗的人、接孩子放学的人、等电影开场的人、工作累了想歇一会儿的人……也许他们没时间,也没心情再去吸收那些文艺量超标的内容,但不妨碍他们随便在BONUS TRACK的某处坐下来,吹吹风,摄入不那么精致的碳水。这里的业态没有在排挤任何人,而是用“尺度”留足了想象空间,专程赶过来的人也许会发现某个有点小意思的idea,每天经过这里的人也不会腻烦——先坐下来喝一杯,我们才有可能聊聊别的,不是吗?

 

顶着疫情开业,如今进入第四个年头,作为新品牌,市场反馈是否与当时的理念设计有所出入?真实的运营状态是怎样的?基于这里书店数量占比仅次于专职餐厅的现状,我询问了“日記屋 月日”的主理人久木玲奈女士。

“日記屋 月日”是一家只卖“日记”的书店,不光从全世界搜集名人日记,还有一整面墙陈列着设计风格各异、开本大小不同、作者知名不具的“素人日记”。内沼晋太郎是BONUS TRACK的运营团队“散步社”的成员之一,同时也从事图书出版和书店经营(B&B书店)的工作多年。在BONUS TRACK店铺规划阶段,成员们认为这里应该有“一家不太一样的咖啡店”,这时爱写日记也爱读日记的他,便提出了打造一家日记书店的想法。

日记屋 月日

久木玲奈也是因为有日记情结,才会被书店的招聘信息戳中,来到这里,一路从门店经理做到管理者。目前,店里还有15名兼职生轮流协助运营。

在她看来认为,“日记书店”并不是一个小众的市场:“从明治时代开始,日记就开始纳入日本的学校教育。你需要向老师提交自己的日记,这听上去是一项奇怪的家庭作业吧?即使是没有日期、没有太多记录元素的书籍,只要围绕着某人的生活进行描写,也经常被冠以‘〜日记’的称号。无论哪个领域,每年出版的 “日记书”至少都在20本以上。我们也从个人制作的小出版机构去找这些书,过去几个月就进货了十几种,所以要达到上架数量并不难。我们还会在SNS上征集、举办读书会一样的日记讲习班,和附近感兴趣的居民一起‘写日记’。接下来,随着我们的出版社的成立,还将提升(社区日记)这部分的比重。”

B&B 书店

她也表达了和社区营造师山崎亮“想要做一个人来一百万次的社区”相似的观点,“努力打造一个人们每天都会光顾的商店。”

“由于BONUS TRACK户外的性质,最热的仲夏就是‘淡季’,这时我们会给大家提供冰啤酒,并更努力做线上渠道。但好像没有‘做某件事就能留住客人’的万能办法呢。”她说,“我们有意贩售经得起推敲又融入日常的商品,无论饮料、日记,还是文具。借助毗邻幼儿园的位置,加深人们在带娃和下班时过来坐一坐、喝一杯的习惯。”

尽管BONUS TRACK有很强的社区商业属性,但每周一次的线下市集,也能激活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让品牌的理念被更多人知道和认可。“经常有客人说他们虽然是第一次来,却关注我们很久了,我想是因为我们用心经营着一个线上日记社区。线下的人有限,实际的客人却遍布全国各地。能够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共同喜爱着日记’,互相阅读对方的日记,便是一种关照。”
 

走在BONUS TRACK,一直浮现的念头是:“在这里生活,会很幸福吧。”

这种幸福并不是世袭制的老店里,熟知每一位客人乳名的阿公阿嬷们,让你把堆得小山高的糖果抱回家的热络;而是在现代城市已成定式的关系网里,不过分刨根问底、互相打扰,但依然愿意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温存。这也是为什么,BONUS TRACK整体泛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微光。

不论是每周的聚会,还是上文提到的展览空间,营收数据都不是第一要义。相反,议题大多关于音乐、艺术、自然,以及让未来变得更美好的提案。

两个月前,我曾在这里参加过一个“自由职业简历展”(フリーランス履歷書展)。当时已经是东京商场准备打烊、某些街上无人的时刻了,这里依然聚集着满满当当一屋子的人。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里不是刻板印象的招聘会,也不是教培机构的招生会。

相反,是以“自由职业者的群像”为策展逻辑,用简历作为陈述的载体,来介绍那些失业“之后”的故事。在经济下行、年轻人面临空前就业压力的当下,这群“失业前辈”跳出困难语境之后开始自我审视。并分享了他们如何看待职业、人生和未来,如何在自己的轨道里重新发光。或者什么经验也没有,只是告诉你,“我重新成了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这样也没有不好啊。”
 

我看遍了会场的所有标识,想要获得一个功利化的“结果导向”,却发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支持与鼓励”便是全部。而在所有人都可以写的留言簿上,最大最显眼的那一行字写着,“不要忘记散步的心”。

 

BONUS TRACK的出现,未必会让下北泽成为最想居住的街道;但却如一盆温热的泉水从头上浇下来,重新唤起了关于“社区商业”的谈论方式。商业模型或者盈利目标,是开发运营商们理应擅长的部分;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或居民而言,除了功能性消费之外,更想感受到货架和收款码之后的温度,即商业如何以产品和情感之丰沛去回馈在周围生活的人。

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人的感性,也许是重新观察附近的能力,也许只是——永远不要忘记,想要散步的心。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哔!打开小时候的电视机,我又悟了!|清单
    3岁就懂的道理,怎么才想起来啊?
    by 阿诚。
    5 评论
    59 赞
    17 收藏
      一朵不被看好的花竟然火了60年|品牌兔子洞
      “Marimekko”到底要怎么念?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1 赞
      30 收藏
        “当完成了童年的理想,童年又变成了理想”|灵感手抄本
        谁说小孩子不能拯救世界?
        by 秩秩
        12 评论
        91 赞
        47 收藏
          把世界看成一个巨大的“Yes but”,创意不就来了丨一周创意速览
          来啦,这周的灵感补充装
          by 緑 midori
          0 评论
          67 赞
          24 收藏
            这则“纯文字”火锅广告,一眼就看饱了
            一组靠“想象”补全的海报
            by 秩秩
            3 评论
            65 赞
            30 收藏
              拍不完!2T的云盘都不够我存宠物照片!
              拿来参加这个比赛,说不定还能得奖。
              by 鲸鱼鱼鱼鱼子
              2 评论
              54 赞
              15 收藏
                这些品牌,光靠logo就能做几百种营销|灵感库
                logo营销永不过时
                by 秩秩
                2 评论
                51 赞
                39 收藏
                  “一个女人出门时会把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随身带走“|灵感手抄本
                  什么时候开始读艾丽丝·门罗都不晚。
                  by 鲸鱼鱼鱼鱼子
                  2 评论
                  54 赞
                  2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