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龙一去世;B站“停更潮”引发了什么;Aesop被欧莱雅以创纪录价格拿下|What’s up
坂本龙一去世
#音乐
坊间有一种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深爱坂本龙一的,一种是不认识坂本龙一的。
然而近日,据日媒报道,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于3月28日去世,享年71岁。这个两度患癌,却坚强坦然,一直用音乐治愈这个时代,安抚人类心中的迷茫与不安的音乐家,终究是在疫情后离开了大家。
坂本龙一可以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涉猎广泛,包括电影音乐、电子音乐、爵士、古典音乐和摇滚等多种风格,其中一些作品甚至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不太了解坂本龙一的中国听众来说,最熟悉的坂本龙一的作品,应该就是他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配乐,该配乐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和格莱美奖等多个音乐奖项。之所以有如此动人的力量,是因为“朴素”是坂本龙一音乐的底色。他总是试图从自然中捕捉最真实的声音,为空间与叙事留白。
例如在创作《终曲》时,为了模拟出合适的雨滴降落在物品上的声音,他先是将一个玻璃瓶放到门外,片刻之间又觉得瓶子太厚,导致声音不够通透,于是又拿了一个塑料桶倒扣在自己头上倾听,这才寻找到满意的声音。
诸如此类的实验,是他的生活日常,因为在坂本龙一眼里,大家压根不会在意的虫鸣鸟叫的声音,恰恰是他最珍视的灵感源泉。他会倾听、收集,并加到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朴素与大气的质感。
然而,如今看来谦和儒雅、追求自然的他,也曾是亚洲最前卫的实力派偶像人物。26岁时,他和高桥幸宏、细野晴臣一起组成了先锋乐队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黄色魔术乐队),曲风十分前卫,在美国一炮而红,甚至影响了早期的嘻哈音乐和电子音乐。
只是当走进生命的倒计时时,他越发追求自然与纯粹。他的一段话尤为动人,我想这也是他的音乐同样动人的原因之一。他说:“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去,所以人们以为生命是一口不会干涸的井。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限的,多少个迷人的童年下午,回想起来,还是让你感到如此深沉的温柔?”
关注当下的人,似乎更加细腻与真实,也更加具有拥抱一切的力量,因此关于死亡这件事,坂本龙一似乎比深爱他的人们更加坦然,他曾说过:“我只希望在生命结束之前,留下更多让人称赞的音乐作品。”
相比于短暂的生命,坂本龙一觉得音乐的力量才是永恒的,这也是他留给后世最大的财富。
B站UP主停更潮
#内容
近日,B站又摊上事儿了。
事件的起因是几位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如“我是怪异君”、“靠脸吃饭的徐大王”、“LKs”等,以及一些中腰部UP主宣布停更。这一行动被网民理解为B站UP主的大规模撤退,因此“B站停更潮”成了热门话题。
然而据媒体对这不同领域、不同量级UP主的采访结果显示,他们有的更新频率变低了;有的确实选择停更,然而是出于精力有限、经营不善等个人原因;还有一些头部UP主表示,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商单,而平台流量分成占得很少,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因为分成减少而停更。综上,停更潮的说法好像并经不起推敲。
然而,随着B站改变激励规则,部分UP主的收益的确有所缩减。一开始大家来B站都是为爱发电,内容质量也很高,而且那几年恰逢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期,B站和UP主是一度“蜜月”过的。2018年时,B站推出创作激励计划,业内人士表示,最风光的时候,每300播放量就能赚到一块钱。
然而如今,不仅是B站,其实整个互联网都在面临必须降本增效的局面。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B站亏损达75.08亿元,因此B站急切地渴望提高平台的商业转换率,扶持短视频。从内忧来说,在博主数量日益增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流量还被非常有噱头的短视频抢了去时,一些非常依赖奖励机制的中、腰部博主的生存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B站的特色是有质量的长视频,这需要相当的付出与耐心,但是当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时,又有多少人又能坚持做下去呢?劣币驱逐了良币。
从外患来说,疫情让广告主们花钱更谨慎了,总是货比三家,因而商单极速减少。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有百万粉丝的UP主表示,其实UP主过往的广告报价是偏高的,而潮水退去后很多报价没有明确的ROI,广告主就不买单了。”UP主“起小点”也发文称,今年一季度商业询单量下滑明显。各家寻求ROI,更倾向效果导向,很多中长视频UP主不适应这样的商业市场。”
单价过高的流量放在眼下的大环境来说,很难让广告主买单,毕竟同样的10万块如果投在其他平台,能带来数百万的播放,这对品牌方来说显然是更有利的。那么B站UP主要面临的竞争,可想而知。此外,B站还引入了直播机制,但是由于B站UP主并没有将直播当成卖货的主要手段,因此直播氛围不浓,变现效果也不明显。
如今,所有平台都在试图配备自己的电商生态,B站也不例外,毕竟内容的背后,还是变现。有了流量与受众之后,变现是自动适配与完成的。参与制作内容的人,也只有得到一定的反馈,才有可能继续将这块蛋糕做大做好。
但是内容与商业化变现之间,到底矛盾吗?是否短的内容就一定不好呢?又或者面对“好”与“不好”,有资格打分的,是谁呢?
不太真的“停更潮”,更像是一场针对UP主与B站出的游戏,不同的关卡可能会有不同的游戏规则。在大环境不好的当下,内容创造者要做的,不仅是继续夯实基本功,更要懂得灵活变通去适应行业的新规则。
“卷王”欧莱雅收购Aesop
#市场
近日,Aesop的母公司Natura & Co.宣布,欧莱雅以25.25亿美元(约合17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Aesop伊索。这是“卷王”欧莱雅集团至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收购,也是2023年迄今美妆领域最大的一笔收购。
关于Aesop的故事,大概就是现在年轻人最喜欢听的故事:天然、极简主义、无性别香、小众高端。这种种的特质使得品牌在年轻人中备受追捧,成为了美妆行业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因此不仅是欧莱雅,早前也传出对Aesop感兴趣的买家还包括资生堂集团、欧舒丹集团、LVMH集团等。
除了Aesop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占得很大外,想必Aesop的产品线和营销能力也是吸引收购方的因素之一。如今,Aesop的产品线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护肤、身体和头发护理等,但是这与其他品牌的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真正给人记忆点的,是品牌的在地化营销,这让它的品牌故事从一开始就与别不同,不追潮流却成了潮流本身。
首先,Aesop在每个城市都会开设能体现在地文化的独特店面,以便和消费者更好地建立链接。例如,Aesop在东京的店面就采用了日本传统浴室的设计元素,而在墨尔本的店面则展现出澳大利亚乡村风格。
其次,Aesop的产品策略也会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比如在中国,Aesop就推出茶树洗面奶、晚安茶香氛喷雾等一系列以茶文化为灵感的产品,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
当然,一个品牌要做到让消费者几乎闭眼“盲买”,能成为价值观的引领者是最后的归途。在这一点上,Aesop似乎并不定义自己是一个单纯的美妆或洗护品牌,它“越界”办了生活美学刊物——《神殿The Athenaeum》,收录各种艺术家、作家的访谈,在精神与审美上“高”人一等,从而使其定价空间有了一定的弹性。
此外,它在全球各城市推出Queer Library项目,活动期间店铺化身图书馆,只送书,不卖产品。舍得花时间和空间来搞精神建设的品牌,年轻人总是格外买单的,还别说这是社交媒体时代。
Aesop的极简主义和自然气质,玩的不是形,而是内在。某种程度上,它在讲的故事,其实正是年轻消费者对自己的定位的故事:外表简约有质感,内里有内容。
从前我们说美妆线是每个品牌的“现金奶牛”,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消费者群体非常广泛,且消费力强。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或愿意购买美妆产品来保持或改善自己的外表。
如今,这个行业给我的感觉颇像“认养一头牛”这个品牌的名字,消费者“认养”了谁,就可以很长久,前提是它的精神内容、情感属性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