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到饭点同事就对我暗送秋波?

喜欢约着一起打游戏的朋友之间有一种默契,约人打游戏、喊队友上号的话术从“打不打游戏?还差一个人”到“起飞?”再到点个表情包就足以了然于心,王者峡谷不见不散。

这种看似是“加密通话”的心照不宣同样存在于麦当劳信徒之间,不过他们的暗号是一个挑眉的表情,无须多言,每当有人需要午餐吃什么的提议,确认过眼神和眉毛——麦当劳走起。

这支广告的洞察不无道理,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吃麦当劳的提议往往被简化为“M记?” 而片中的打工人则是通过挑眉快速达成共识,麦当劳与字母M的强关联被引申为人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眉毛形状和其logo的相似性。

香港地区麦当劳的ins页面铺满由明星演绎的挑眉M

当许多品牌恨不得采用洗脑的方式在广告中让消费者记住自己,麦当劳却有自信不在广告正片中露出金拱门、巨无霸、“blabababa”广告曲等麦当劳的经典元素,仅靠一个挑眉就能让人们心神领会,而这份自信则是来源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及对其logo的认知度。(其实广告开头那个身着红黄配色衣服的人在桌上放文件的镜头已经有所暗示)

说到logo,随着《想吃麦当劳吗》(Fancy a McDonald's?)的广告出街,各个国家和地区麦当劳的社交媒体平台都陆续换上新头像,我们熟悉的金拱门变成了类似眉毛的形状,也有人说这像是微笑颜文字(^^),既没有失掉经典形象的影响力,也很切合这次广告的主题。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当劳就有过换logo想法,但当时的高层被一位名为Louis Cheskin的心理学家劝服了。据说这位专家的理由是,金拱门logo的形状暗含人类渴望哺乳的本能,利于激发对食物的渴望。听上去颇有洋葱新闻的内味儿,真实性有待考证,但麦当劳确实自那时起就没改过这个标识性的黄色大M,成为品牌不可或缺的符号。

麦当劳logo进化史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买啤酒送杂志的新形式,百威想出来了
    还更环保的样子。
    by 毛毛.G
    5 评论
    61 赞
    28 收藏
      炎炎夏日,用清凉的艺术给眼睛降温
      冰与雪之歌。
      by 鲸鱼
      1 评论
      58 赞
      20 收藏
        5条我劝你看到赶紧润的表白文案。
        520,又到了抠破脑袋想文案的时候。
        by 緑 midori
        2 评论
        55 赞
        20 收藏
          衣柜换季之日,也是“文物出土”之日
          口袋里有好多故事。
          by 鲸鱼
          9 评论
          105 赞
          50 收藏
            连快乐都不敢的东亚人,为什么开始流行集体“发疯”?丨清醒蹦迪
            发疯,也是一种终身学习
            by 緑 midori
            10 评论
            127 赞
            48 收藏
              我是在看展,还是做了一场梦? | 艺文指南
              穿梭在James Jean的梦境边缘。
              by 拭微
              4 评论
              80 赞
              12 收藏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创意白皮书来了!
                新鲜出炉,不容错过
                by TOPYS.
                3 评论
                63 赞
                29 收藏
                  折纸+定格,我又被“宝矿力手作广告”治愈了!
                  在宝矿力单位里,1分钟=4个月
                  by 緑 midori
                  2 评论
                  56 赞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