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她/他们去精神漫游,还有什么必要走出家门 | 清单

如果你也一样,讨厌到处堵车、人潮汹涌、喧闹不止的陌生小孩、疲惫的赶路、拆盲盒一样的酒店房间,你大概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把自己钉在家中的沙发上,心安理得且不算虚度时光地躺平。

这份「作家纪录片」清单或许可以断绝你在不舒适的边缘试探的危险念头,把你犹豫不决地脚步拉回家门以内。当然,它也是一份可以随时取用的备忘录(哪怕你在旅途中),一张写满作家名字的文学地图。

大概有人说过,阅读就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大门,而透过影像观看文学和它背后的人,又像是打开了这个世界背后的世界的大门,有时兜兜转转几扇门之后,又回到原点——我们现实地存在的这个世界,但却获得了一种完全新鲜的眼光和视角。作家纪录片的意义涵盖于此,却又超出于此。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系》

从某一角度看,琼·狄迪恩拥有所有现代女性都梦想拥有的完美人生。她是美国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从时尚杂志到新闻报道到小说、非虚构、剧本,无论什么文体,在她手中都能变化出强烈的狄迪恩风格——一种集合海明威的锋利敏锐和菲茨杰拉德的感性脆弱的风格。不受文体限制的她就有了充分的写作素材和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写作中完成自我,实现自我。

她还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年少成名,拥有同样是作家并且堪称灵魂伴侣的丈夫,两人收养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身边聚集了一群文艺圈里的疯子和鬼才,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创作的素材和刺激。

完美的琼·狄迪恩人生是否只是一个等待打碎的幻影?《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系》多少做到了这一点。这部纪录片由狄迪恩丈夫的侄子、导演格里芬·邓恩执导,用老年狄迪恩及她的书评人、朋友、受她影响的读者的讲述片段穿插狄迪恩的历史影像资料,梳理了狄迪恩的生平和她在丈夫及爱女相继离世后的晚年生活和创作。

评论家及作家凯蒂·罗伊夫评价狄迪恩“她的才能是描写文化的情绪,她设法通过自己高度特殊和个人的写作来传达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精神。她略带偏执、略歇斯底里、高度紧张的感性,是作家与当下的完美结合。”看完这部纪录片,你大概能感受到这段评价的可信性,狄迪恩的墨镜和穿着打扮,她时刻怀疑、审视、探寻的目光,和她天才的写作能力一样,是那个疯狂年代的产物,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情绪。

资源指路:哔哩哔哩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你已经被警告了!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爱和她的“挑衅”一样风格显著。九年前,同为加拿大女作家的爱丽丝·门罗拿到诺奖,加拿大喜剧演员模仿阿特伍德以一支醋味“贺电”贡献了诸多金句,比如:

“他们说你是短篇小说大师,其实我也写过一些短故事,只不过我称其为‘章节’,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本体体面面的长篇小说。”

“或许我不应该再继续写那些伟大的作品了,我也应该花三页纸好好写一写我今早吃了什么,像你一样。”

“恭喜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意味着你终于成功了,在瑞典;而我,永远是加拿大这片土地上最受欢迎的作家。”

虽然是戏仿,却也精准概括了这两位如今旗鼓相当的加拿大女作家各自的写作领域、风格和关系。摘得诺奖之前,门罗的名字只有研究英语文学的学者和相当专业的文学爱好者才知晓,而阿特伍德已经火了数十年,是加拿大文坛的名片。门罗精雕细琢,细腻背后藏着人性的幽微恐怖,阿特伍德则大刀阔斧,强悍的进攻性之下是对爱和美好的探寻,一个外热内冷,一个外冷内热,有点文学双生花的意思。

2017年,BBC老牌主持人Alan Yentob到加拿大探访阿特伍德,两人一起完成了这部短小精悍的纪录片。镜头下的阿特伍德依旧顶着她标志性的爆炸头,卷发已接近银白,也稀疏了一些。年轻时,她看向人的目光异常沉静,似乎带着玩味和挑衅,如今,那双蓝眼睛依然明亮,但多了一些钝钝的温和。Yentob拉着阿特伍德从童年聊起,梳理后者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下成长,又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以及那部让她享誉世界的《使女的故事》创作灵感从哪里来,指向什么。对谈中间穿插了他人视角、阿特伍德年轻时的珍贵影像资料、阿特伍德生活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空镜,喜欢阿特伍德和不了解阿特伍德的人都可以看看。

资源指路:哔哩哔哩

 

#《他们在岛屿写作》

《他们在岛屿写作》源起于2008年,十余年来,“他们”指代的人数逐渐增加(目前已有13人),但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代称——擎起港台两地现代文学火把的作家。

余光中、林海音、郑愁予、周梦蝶、痖弦、杨牧、洛夫、王文兴、白先勇、刘以鬯、西西……有些是我们熟悉的名字,有些则不那么熟悉。这个系列用年轻导演的电影语言在作家的精神世界里穿针引线,把文学作品打散成碎片,拼贴到作家人生书写的页边空白处,变成注释或者索引。人与文的对照下,藏在文字背后的人影、文学和现实的些末联结都不再神秘。

如果你对这些作家还不够了解,它可能会成为一份相当有参考价值的阅读指南,如果你恰好喜欢某位作家,影片中穿插的对谈、独白和第三者解说会帮助你更深入、多层次地理解他/她的作品。难得的是,这个系列中,对作家即时访谈和跟拍的影像比例远大于历史影响资料的引用,不仅多了许多与当下联结的现实感,还为影片本身增加了灵活的艺术手法以及随之而来的观赏性。

抛开文学,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最推荐《痖弦:如歌的行板》和《西西:我城》。痖弦是个难得的在镜头前放松自如的作家(或许和他曾经演过舞台剧有关),而西西恰好相反,她说自己是个“不会讲话的人”,异质的两端同样留给导演足够的发挥空间。于是,有了痖弦在温哥华的理发店里和异国“Tony”断断续续的对话串联起几个篇章的颇具诗意的排布;有了西西和导演在农圃道官立小学(西西曾在那里任教)附近捉迷藏的可爱镜头,以及下面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教书教了十九年”

“十九年,那你整个青春都在这里了”

“不在这里就在别处喽。”

镜头下他们的人生被浓缩,作品中他们的人生被提纯,只有那些不经意闪现的动作表情、无目的的闲谈碎语昭示着生而不易的人之本质和岁月流过的痕迹。

P.S. 痖弦的原声诗歌朗诵太妙了,值得反复聆听!

 

资源指路:网易公开课、哔哩哔哩都有,网易资源整理得更系统

 

#《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

只看名字,很容易联想到这可能是一个作家的“小森林”。昆西的确是阿尔卑斯山脚下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但除去约翰·伯格在这里度过了生命最后的数十年之外,它的名字和风景可能会被淹没在许多差不多普通的村庄之中。

伯格在这里过着耕种、放牧、收获、休憩的生活,和周围的牧羊人邻居、农夫差不多,他乱蓬蓬的头发,粗糙的手指和皱纹深刻的脸,也和他们相差无几。但当然不是完全一样,伯格阅读、思考、观看、听故事、然后把故事写出来,他是一个“说故事的人”。

《昆西四季》拍摄的时候,约翰·伯格正好年满九十,英国女演员蒂尔达·斯文顿作为编剧和发起人,找来年轻导演Bartek Dziadosz等人拍摄了这部纪录片。影片以四个风格和主题迥然不同的片段拼凑起蒂尔达·斯文顿观看之下的约翰·伯格,斯文顿称之为自己相差34岁的“孪生兄弟”(两人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天出生在伦敦)。

作为激进的左派公共知识分子和新闻记者,约翰·伯格背负的争议(因为他雄辩、咄咄逼人、只与自己的原则为伍、随时准备无差别攻击)证明了他的影响力;作为艺术评论家,上世纪70年代的《观看之道》把阶级、性别、种族的视角差异引入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反思之中,如果我们今天能自然而然地说出“所有的影像其实都与某种权力和欲望有关”,极有可能也是受伯格的影响;作为小说家,他在1972年拿到英语文学界最负盛名的布克奖,并用所获奖金支援黑豹党的行动(在英国为移民黑人劳工争取权益的团体),而作为被观看者的约翰·伯格,温柔有礼,旁若无镜头,是个绝佳的倾听者和分享者。

《昆西四季》还很容易让人想到侯麦的「四季」,风景如画、漫不经心又充满惊喜。它可能不是进入约翰·伯格的最佳选择,却是理解他的不错选项。同时还是一部充满治愈力量的影片。

资源指路:优酷

 

# 《布考斯基:生来如此》

“生来如此(born to this)”取自布考斯基的同名诗歌:我们生来如此,疯狂的战争小心翼翼地进行;工厂的破窗户框柱空虚;人们在酒吧里交谈,斗殴,拔刀相向或举起枪射击;医院太贵,死了更便宜;律师太贵,认罪更便宜……

布考斯基是这个推荐名单里面唯一一位纪录片拍摄时本人已经逝世的作家。2004年,在布考斯基逝世十年之后,导演John Dullaghan选取了他生前的电视采访、广播节目、读诗会、有关他的新闻报道,以及和布考斯基交往过或受其影响的人的评述,整理出这部纪录片。这部片子也是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导演没有选择一种文学的方式进入布考斯基的精神世界,反而把布考斯基出言不逊、醉意熏熏、满口黄暴的样子都放进去了,其操作手法像是刺探明星私生活的八卦狗仔。

也有人认为,导演没有刻意美化布考斯基的形象,努力还原了真实的粗糙的布考斯基,而布考斯基本人假如活着,也势必不想以装腔作势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如果你对布考斯基的诗歌感兴趣,这部片子里有不少他本人朗诵的段落;如果你想了解布考斯基的经历和他创作风格的关联,导演也比较清晰地梳理了出来;如果你只是好奇布考斯基这个人如何喝酒如何骂人如何“口出狂言”……看这部片子也能满足你的好奇心。

资源指路:哔哩哔哩

 

#《阿涅斯论瓦尔达》

2019年2月,《阿涅斯论瓦尔达》在柏林电影节上映,同年3月,阿涅斯·瓦尔达在巴黎逝世,享年90岁。这位“新浪潮祖母”一生拍过十余部纪录片,纪录短片的数量则不计其数,最为现在的观众熟知的也许是2017年上映的《脸庞,村庄》。这部《阿涅斯论瓦尔达》则是瓦尔达本人应法德公共电视台之邀,为自己90岁生日拍摄的纪念影片。

一个导演的纪录片怎么混进作家清单的?

瓦尔达和她那一代新浪潮电影人一样,很少受工种限制,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一座电影工厂。除了导演,瓦尔达还担任过编剧,即便是自己执导的影片,她也经常不甘于做镜头背后那双观察和记录的眼睛,她让自己的身影和声音出现在荧幕上,就像作家们用第一人称去讲述一个故事,影像之于瓦尔达,是创作,也是完全介入地表达。实际上瓦尔达本人也反复提到过“电影写作”这个关键词。

《阿涅斯论瓦尔达》中有一段瓦尔达本人解释纪录片拍摄手法的对话:“纪录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未经加工的,仅仅呈现现实;而我希望它变成一部电影,有真实的现实,也加上一些自己的编排,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镜头,而是对纪录片整体的安排。”

《拾穗者》、《脸庞,村庄》和《阿涅斯论瓦尔达》显然都是她本人喜欢的方式——舍弃明确的时间线索串联,代以主题或者叙事语言之间的联结,把影像拼贴在一起,灵活跳跃之下是创作者的思想在流动。

纪录片中大量使用了她生前几年在世界各地的电影大师班、讲座、对谈的内容,也有许多她各个时期保留下来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像,瓦尔达像一个巧手的工匠,在海量的素材里筛选,然后拼贴出属于电影世界的阿涅斯的形象。它是一种毫无保留的分享,也是瓦尔达用自己的风格在和这个世界告别。

瓦尔达极其喜欢海,“当我一个人在海边时,我能更好地感受一切,双倍的感受……讲述故事的时候,我想如果我们‘打开’一些人,就会发现一些风景,如果人们‘打开’我,他们会发现海滩”。

而这部片子的结尾,瓦尔达用到她拍摄《脸庞,村庄》时期的一段影像,她和JR并肩坐在沙滩上,在浓雾中面向大海,瓦尔达的画外音缓缓说着:大海总是对的,风和沙也是。有那么一瞬间,我和JR想象着,以这种方式结束电影——在沙尘与狂风中慢慢消失,我想这就是这段对话的结尾了,我在模糊中消失,离开你们。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电影人最浪漫的告别了。

资源指路:爱奇艺

 

#《我在森林,也许迷路》

尽管彼得·汉德克拿了他自己觉得该废除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依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如果你是维姆·文德森的拥趸,或者戏剧爱好者除外。

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受众当然是对他感兴趣的人,其次是对一个“非典型作家”这一身份感兴趣的人。如果是被风景或画面吸引,我更推荐你去看别的,因为这位主角根本不会因为镜头的浪漫或对自己的形象有益而妥协;换句话说,好的一点是由这样一个人来做纪录片里的动作,反而会降低你对“表演”的戒备心。

乍一看“小森林”式田园牧歌之下,却尽是他的傲慢与笨拙。例如,像是童话里会出现的、由海边贝壳码成的小径,成因却是他野蛮的踩踏和没有章法的一通乱刨;在窗台旁边为衬衫别上钮扣,尽管阳光让他拥有了一张平和的脸,气氛却暗涌着由于屡次穿针失败引发的暴躁。

看完也许你会和我有类似的感觉,即他在某些时刻显得叛逆而乖张,是因为他是一个高度沉浸于自我意识中的人。这部电影中无时无刻不在证明着这件事:年轻时留着约翰列侬的发型,在发表政治论见时唱反调,也在“观众就是上帝”的剧场“骂观众”;成为一个老人之后回忆过去,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和蔼、亲切、释然,当女儿说起自己的童年因为沉默的教育并不幸福时,他甚至依然非常自然地坚持着“孩子的沉默是一种美丽的沉静”。多么让人苦恼,又多么古怪有趣的人!

甚至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部纪录片,把它当作一个创作者与观众之间跨越时空的社交实验,也许“他说了这一点之后,就悄悄控制了我们隐藏的想法”,而我们作为观众,也可以非常自由地理解每个画面,完全“不需要与作者的意见重合”。

为了保证能从多个维度共享这种体验,强烈建议你选一个闲暇(但精神并不疲惫)的日子,在看这部记录片之前,先看一部维姆·文德森,大概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以上涉及彼得汉德克的描述,都有一种颠三倒四又充满矛盾的离奇感了。

资源指路:这个无能为力……大家各显神通吧(懂的都懂)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伦敦街头是怎么变成动物园的?
    Banksy回归,整整九天。
    by DALYNN
    4 评论
    61 赞
    11 收藏
      要问City不City,你得问问Le Labo | 品牌兔子洞
      Le Labo,一个可以当形容词用的品牌。
      by 傅悉汀
      3 评论
      64 赞
      33 收藏
        月亮艺术家:一群对夜空示爱的大胆狂徒
        晚安 我的灵感缪斯
        by 你明知道這故事詭譎
        2 评论
        62 赞
        30 收藏
          点击获取一份新型人类说明指南
          “秋天:一个刚刚好靠拥抱就能抵御的季节”
          by 秩秩
          13 评论
          234 赞
          114 收藏
            让盲人“看见”,也就让更多人看见了
            水泥厂也能做些更to C的营销。
            by 毛毛.G
            8 评论
            59 赞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