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又摸鱼了吗? 多大点事儿

 

上班不干正事儿——这发生在三次元物理小空间的偷偷摸摸,到了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却成了光明正大的高热话题。

面向全球的摸鱼硬核调研正儿八经地分析了各大洲的摸鱼手法特征;普适版打工人薅羊毛大法,有带薪蹲坑、高频接水、午休消失这样的务实派,也有永不关机、紧盯屏幕、随时叹气这样的super装忙演技派;更进一步,你还能搜到到细分了程序员、公务员、设计、策划等不同岗位的摸鱼指南

 

清华一位大一学生在内部自由开课平台上创建了这门课程,超过1300人报名。

 

当窗户纸一层层被戳破,屏幕前的我们心领神会:原来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摸啊。心里那一丢丢罪恶感也随之烟消云散。

摸鱼文化如火如荼,究竟是公司制度中人性的扭曲还是打工人道德的沦丧?不重要,今天想聊的是,摸鱼这一游走在职场规则之外却很难被抓包的骚操作,其实在很多领域催发了人类的创作灵感。

 

比如脱口秀。记得上一个高光出圈的摸鱼高手还是呼兰那个“无实物表演”技能满分的美国同事。没活儿装忙的人有很多,但汇报工作时还能滔滔不绝十多分钟的,令人深感摸鱼也有段位碾压。

图源网络

多方消息证明,呼兰所言非虚,摸鱼在国外互联网公司极为盛行。有个调查显示30% 国外程序员每天“摸鱼”四五个小时。

而巅峰时刻归功于美国电信公司一个年薪25万美元的程序员Bob,他花5万美元把工作外包给中国人,自己则每天按时上下班,刷刷社交媒体,看看猫猫狗狗,全职摸鱼一年净赚20万美金。OMG! 我好羡慕这个万恶的投机分子!!!(三观破发警报:Bob后来被炒了。)

 

再比如电影。《志明与春娇》里,禁烟令颁布后,一个狭窄的巷子成为烟民的小规模社交场所,来自广告公司的志明和化妆品柜台的春娇就在工作摸鱼期间相识于这个逼仄的角落。

此场景太过真实,哪个公司没几个烟民?遥记得曾在xx工业园上班,由于整个园区内禁烟,于是每到午后两点半,烟鬼们纷纷起身离席,一帮男女聚在大门口吞云吐雾,谈笑风生,远处是成片的荒芜杂草,更衬出了这帮摸鱼团伙的真烟火气,而我竟从中读出某种文学意象,不禁诗兴大发:我替那寂寥的旷野企盼: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行不?

 

工作到底有多无聊?摸鱼到底有多快乐?看看古代文人的凡尔赛,又心安不少。

北宋首出词牌名《摸鱼儿》(当然此摸鱼非彼摸鱼,但都表达了类似的田园梦想)有个叫晁补之的词人在代表作《摸鱼儿·东皋寓居》里写:“儒冠曾把身误”,“功名浪语”,叹恨自己为功名耽误了闲适的隐居生活。

苏东坡则更直白: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结果后来明代戏剧家李渔变本加厉改了改: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年,止当三十五。

狠狠拉了一波穿越时空的仇恨。

但不论古今,文化人儿群体对摸鱼党的精神领袖作用都非同一般。国外有公务员卡夫卡兼职搞写作,国内有电力工程师刘慈欣上班摸鱼写《三体》,有过十年外企工作经验的马伯庸曾承认在办公桌上写作效率很高,而坊间至今还流传着胡适一连好几天的打牌日记……

图源网络

最重量级的一条传闻来自物理界: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一边在专利局上班一边研究的。

以上摸鱼巨匠的故事到底有没有实锤?不重要,我等听了只想把袖子撸起,来一场说摸就摸的海底捞。

 

互联网为广大摸鱼同好承包了一片大海。摸鱼的迅猛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互联网技术革新——各种适用于普通人的摸鱼黑科技应运而生。说起来还得感谢爱折腾的程序员,Bob你看看人家!

眼下很多摸鱼黑科技都是围绕着电脑屏幕做文章:伪装成系统更新界面赢来短暂的喘息,制造摸鱼工作两不误的虚拟界面随时切换,或者将摸鱼窗口变变底色隐没在工作界面中……

但我觉得最经典的还是早几年围绕苹果笔记本的TouchBar的一系列创想发明,让多少人快活着加重了颈椎病,对外还能谎称这是工作过劳所致。

经典吃豆人 ©少数派
记得戴好耳机 ©少数派
Chrome小恐龙跑酷游戏 图片©少数派
模拟放屁声 图片©少数派

号称最强跨平台摸鱼神器的软件Thief也利用了TouchBar,不仅能看小说,还能炒股,老板们看了都忍不住跳海。

英国一个小伙发明的DayTripper,把感应器连好,有人靠近屏幕会自动切换回桌面,只不过桌面太此地无银,切换回PPT、Excel啥的不就完美了吗?

 

看,哪里有无聊,哪里就有创造。不看不知道,摸鱼界竟有这么多优秀的渔民们摸出了名堂,摸出了人类之光。我们也陆续分享过这些光芒,摸鱼1摸鱼2,……

对于咱们普通人而言,摸鱼也能解放思想,疏松身心:工作不在状态?看几眼爱豆动态,脉动回来;idea难产了?点开TOPYS,解锁新鲜头脑;逛逛tb,赚钱又有动力了;刷刷社会新闻,发现2021就业环境依然严峻,猛然醒悟自己居然还有份工作,抓紧干会儿活,效率杠杠提速……

所以,别藏着掖着啦,披上马甲,速来分享下你知道的摸鱼神技吧!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爱放火的汉堡王,一场精心计算的装疯丨品牌月历
    没有感情,全是生意
    by 昌圈圈仔
    6 评论
    58 赞
    25 收藏
      “青春的花火要燃尽了”,来自疲惫年轻人的呼唤
      热情之火为何熄灭了
      by 昌圈圈仔
      9 评论
      66 赞
      29 收藏
        三月,请春天对我艺术一点丨艺文指南
        三月艺文生活指南。
        by 緑 midori
        0 评论
        60 赞
        21 收藏
          在慢运动中,寻找生活的可能丨减速慢行
          慢运动的本质,并不是慢!
          by 李子君
          1 评论
          143 赞
          73 收藏
            你们这样监视我,怎么还挺有趣的呢
            门店太偏的短板,他们靠户外广告找补了
            by 毛毛.G
            12 评论
            64 赞
            35 收藏
              辉柏嘉算是把「橡皮擦艺术」玩明白了
              “擦除即创造”
              by 猫头鹰与雅典娜
              5 评论
              158 赞
              70 收藏
                别了ChatGPT,这些私藏AI工具更好用|清单
                真应该藏起来自己偷偷用。
                by 鲸鱼
                5 评论
                370 赞
                327 收藏
                  当了“精神老年人”后,年轻人不再对抗内耗 | 友好城市大挑战
                  及时退出当代生活的年轻人。
                  by 昌圈圈仔
                  7 评论
                  57 赞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