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帮我拍张照片吧
你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吗?
我们或多或少在同龄人面前吐槽过自己的父母。嫌他们get不到我们的梗、在社交媒体发布不合时宜的评论、转发令人尴尬的谣言和心灵鸡汤。
他们对新生的事物或多或少地抗拒,哪怕在你看来司空见惯的小事都做不好。
比如,拍照。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四周色彩氛围刚刚好的时候,想让父母帮你拍一张照片好po在ins或朋友圈,你摆好pose,等了大半晌却听父母无措地摆弄着手机:“我该按哪里啊?”顿时感觉自己浪费表情。
或者拍出来一看,构图诡异表情狰狞身材还是五五分,直把你气到兴致全无。
虽然是小事,却无形中加深了你们之间的距离感。
其实,父母又何尝不想拍出自己的孩子最美的一面,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相片里留下美好的记忆呢?
来自泰国的AP和CJ WORX Bangkok通过PARENTOGRAPHER创立了有史以来首个针对老年人的摄影课程,旨在用“拍照”这件小事联通两代人。
泰国广告相当擅长以情感人,这支三分多钟的广告,也实实在在地戳中了我的点。
人到老年,实在是一件颇为伤感的事。
他们似乎已经被世界遗忘,与世界脱节。各种最新、最潮流的东西扑面而来目的都是要抓住年轻人,年轻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里热闹、生动、充满活力。
新一代似乎能接受社交平台上出现的一切,唯独不能包容老去的父母,就好像这里的众声喧哗只配青春拥有。
互联网上少有能与父母沟通的话题,也没有能和父母一起完成的事。你们无法享有共同的空间。
“如何重建家人之间的纽带?”、“怎样才能有一个父母也能参与的活动?”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思考,于是,我们看到,PARENTOGRAPHER带来了这样的话题:#CapturedByMom(妈妈捕获的瞬间) #CapturedByDad(爸爸捕获的瞬间)
让父母成为你的摄影师。
也许父母真的需要一个摄影培训。
不仅是为了给你拍照,也是为了让他们不要孤单地远离世界。
告诉他们做好一件事并没有那么难。
也许我们会因此看到许多啼笑皆非的作品——
好不容易摆的帅气pose却被手指挡住镜头(帅到没有脸?);
对焦错误导致身后岩石的比你的脸还清楚;
夜景中的你在绚丽的霓虹灯光下仿佛意外入镜的路人;
谜之抓拍能力总能抓到你最奇怪的瞬间。
这些爸妈拍照中最容易发生的窘境在这支短片里一一出现,但镜头内外,所有人都笑得十分欢快。在那一刻,最重要的当然不再是风景,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属于你们的独家记忆。
他们可能不懂构图,不懂得ins上流行的滤镜,毫无“这样拍显腿长”“这样拍显脸小”的摄影技巧。
但他们最走心、最用心,他们真诚地想捕捉你最美的那一刻,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等你换一个又一个的pose。
我们可以完完全全地信任他们。
“被他人需要”,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但十分重要的感受。
他们也从中获得了被渐行渐远的孩子们信任的快乐。
他们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那么一点技巧。
但是相信他们,他们会很快上手,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快。
在#CapturedByMom #CapturedByDad 里留下独属于你们的回忆,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正如视频结尾所说:
When we share the space together, any space is home.
当我们共享这片空间时,处处即是家。
我有一张家人至今提起还会笑得停不下来的照片,那是初中毕业,老爸摁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我和一尊大佛合影,那时old-school的老爸还用着胶片机。
等照片洗出来一看,OK,fine,照片上是一个完完整整、笑口常开的弥勒大佛,而最下方,是我倔强不屈、孤零零的一颗脑袋。
至今我已记不清拍照的地方具体是在哪里,但脑海中清晰的是全家人看到这张照片的开怀大笑,老爸不好意思但假装淡定的神情。
看原片时真的非常有感触了↓↓↓
“嘿,老爸老妈,给你们报了个摄影班,下次出去玩,多给我拍几张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