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你浪
文/Finus@TOPYS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写道:“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讲述太多身体和灵魂的故事,总归也就是这前半句话。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后半句,即之后还要面对什么,以及如何面对。
或许一年到头,你最长的假期也就这一回。那么,你是浪里个浪,肆意挥霍,让美丽的风景和记忆在胖友圈里一晒而过,还是期待这一次的自我犒赏,也是一次自我洗礼?
我们不推荐热门景点,我们不提供食宿攻略,我们还是矫情地,投食一点点艺文粗粮,精选全球几大城市最值得去的展。因为“就像看了梵高画的的柏树之后,我们更知道如何欣赏柏树。” 艺术展览不仅教会你认知,欣赏,也教会你思考。
愿你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用眼睛丈量未知的同时,用心脑扩张人生版图。
这样,你路过的世界,才都是你的世界。
北京
本次展览将首次以 Andy Warhol(安迪·沃霍尔)作品中实验性的机械生产方式为中心,展出他的影像、摄影及互动装置作品,呈现他对「时间之于艺术家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索。展览将展出2组 Warhol重新定义人像摄影概念的作品,第一组为1960年代创作的名为《试镜》的默片肖像系列,记录了包括马塞尔·杜尚、鲍伯·迪伦、萨尔瓦多·达利等众多艺术家、名流以及沃霍尔工作室的常客。第二组为1970至1980年代用宝丽来拍摄的人像照片,这组作品更像是 Warhol 制作的他自己及社交圈的文件编档。
上海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以极具历史感的策展思路,从1906到1977 年,每一年选择一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展出,包括了毕加索、夏加尔、杜尚、马蒂斯、贾科梅蒂、柯布西耶、布列松、赵无极以及伦佐·皮亚诺等72位重量级世界艺术大师,涵盖油画、雕塑、摄影、电影、设计等不同领域,是一场教科书级的世界现代艺术大展。
香港
特展展出了海内外藏家及机构借出的600多件李小龙文物。展馆分为五个区域,以李小龙作为演员、武术家等不同身份为主题,全面呈现李小龙的个人、电影、功夫和文化现象等。展出物品包括李小龙的个人用品、电影里的经典黄色战衣、双节棍、沙包,设计的动作场面真迹及相关书信、文稿和藏书等。展览还复原了李小龙五套经典功夫电影中的重要场景,如《精武门》中的道馆、《龙争虎斗》中的镜墙等,以及李小龙的健身房和书房。
台北
这是日本最红的设计工作室Nendo的工作室回顾展,1420平米的展馆由香烟厂改造而成. Nendo创立人佐藤大认为,“设计应该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就像逛街看橱窗一样”。因此,这个展览跳脱了一般室内展馆的思维,用长廊和窗户,构筑了一个“looking through the window”的展览空间。整个展区贯穿了馆内六大展厅,你只需要漫步在展厅的长廊中,就可以透过这些窗户,观赏Nendo为不同品牌所设计的作品。
东京
展览从陨石、化石、到达芬奇和伽利略等天文学家的珍贵资料、再到曼荼罗及日本最古老的SF小说《竹取物语》、既有现代艺术家的Installationart作品,也有宇宙开发的最尖端的研究。展览分为“人类眼中的宇宙变迁”、“宇宙的时间与空间”、“新的生命观——存在外星人吗?”、“宇宙旅行与人类的未来”四个部分,探究我们到底从哪里来,又究竟要到哪里去。
首尔
展览走向的是人们用手艺为无心事物赋予新意义的地点,同时也积累了工艺家历史和汗水的“工坊”,关注在这充满生命力的地方,事物成为“工艺”之前的材料和技法、技术,以及创作者成为“工艺家”之前的经验、态度和世界观。工艺家们以自己的语法,开展缓慢而充满智慧的创作,展览旨在通过他们留下的手艺痕迹和生活的态度,聆听隐藏在作品另一面的声音。他们的创作或许会让人感到陌生,但与他们的相见,或许会是一个小小线索,帮助我们恢复一度遗忘的关系的含义。
新加坡
本次展览将展出多件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的版画、素描、挂毯画和陶瓷作品,这些作品来自达利的出版商 Pierre Argillet 的私人收藏,呈现了达利在多种媒介和主题上的创造力。参展的重要展品包括挂毯画《Argus》、6件达利与 Argillet 共同设计制作的「Bleu de four」系列瓷盘、以及两幅第一次公开展出的铜版画。
伦敦
内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衣物,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塑造理想体型,打造时尚基础。本次展览将通过200余件男女内衣回顾300多年的内衣设计史,揭示这一性感服饰在时尚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展品除了内衣,还包括时装图样、摄影、电影、广告和包装等,展示人们对理想身体的审美变化。展览将探究那些推动内衣改革的设计师、企业家等,如20世纪设计师保罗·波烈(Paul Poiret),他提出让女性摒弃紧身胸衣,释放自然、健康的身体,对近代的内衣改革有巨大贡献。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有了今日舒适而颇具实用性的内衣。
纽约
近40年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成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画及中国书法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这些藏品最早的可追溯至唐代(608-917),涵盖佛教经文、宫廷肖像和士大夫作品等,代表了中国书法、书画艺术的最高技艺。本次展览主要聚焦于宋代(960-1279)和元代(1271-1368)的作品。重要展品有唐韩干的《照夜白图》、五代佚名的《乞巧图》、北宋佚名的《仿范宽山水图》、北宋黄庭坚的《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北宋李公麟的《孝经图》、南宋高宗的《草书天山阴雨七绝诗》、南宋马远的《月下赏梅图》、南宋夏珪的《山市晴岚图》、元倪瓒的《秋林野兴图》等。
巴黎
「¡ Picasso ! 」是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大展,全馆5个楼层、近2500平方米的空间内,展出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生前的900件作品和文档,全面展现画家一生的艺术创作和社会影响。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博物馆历史、经典藏品、作为公众人物的毕加索和作为个体的毕加索。展品包括105幅油画、92座雕塑、192件素描作品、190幅毕加索相关摄影、1件当代艺术装置、4部毕加索主题电影以及314件毕加索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