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布言布语 x 中川政七,我们为何坚持裂织?
地点
工体店二楼|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15-2号
时间
2024-07-13 至 2024-08-12
费用
类别
展览
主办
中川政七商店 x HEYAN’ER布言布语

对话 | 布言布语 x 中川政七,我们为何坚持裂织?

 

7.13-8.12

中川政七商店 x HEYAN’ER布言布语

「织流」工艺布北京限定展

展览主题为「织流」,

她们的交流也从「裂织」展开。

这一刻,小小的空间里,

简单得只有横纵交错的经纬纱线,

织,让世界连在一起。

展览开幕当天,HEYAN’ER布言布语创始人何老师,与中川政七商店工艺部负责任设计师河田女士,以「裂织布在现代生活的美学价值」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对话。她们的观察和思考,正是对这场展览,以及对我们所共同坚持的裂织工艺的绝佳解读。

 

「由来」

 

我们想请问一下何老师什么是「裂织」?

 

何老师: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把布撕开再去织布,或者简单来说就是用布织布。

23年深秋我曾经去过中川政七在大阪和奈良的店铺,巧遇中川正七商店工艺布首展,非常有共鸣,马上就想到我们自己的裂织布。

很高兴这次我们能一起展出,我们希望了解「裂织」在日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河田女士:

18世纪,随着日本商品流通的发展,原本物质贫乏的日本东北地区和海沿岸地区,也能买到棉布了。棉比麻更柔软,它的出现促使长期穿着麻织物的东北地区人民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如此,棉布也并不容易入手,为了利用穿到不能再穿、破破烂烂的旧棉布衣服,人们撕开旧棉衣,将其重新编织再利用起来,这就是今天「裂织」的起源。

随着物质的丰富与西方服装文化的输入,裂织技术逐渐衰落。时代变迁,「裂织」区别于其他纺织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再受瞩目。

 

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事物都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裂织」亦如是,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它的出现和传播,都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然而随着经济和物流网络的发展,这种工艺正在消失,只有一些老人还在制作和使用这样的裂织布。

 

「故事」

 

在展览的大布印上有一只大鸟和mengji nongga的类似房屋的logo,想问一下两位分别有什么含义?

 

河田女士:

鸟是日本神话中的布神。将鸟印在布上聚焦这两种意向,也希望工艺布的展览还有裂织工艺像鸟一样可以延续和腾飞。

何老师:

这个图形第一层是山头,第二层是屋檐;「mengji」是「回家」,「nongga」是「吃饭」,是贵州苗语。我们在寨子里最喜欢听的就是老乡喊「回家吃饭」,很亲切,很幸福,很温暖,很美好。

这个寓意在当下是一种温暖的回归,我们需要回归到自然的、美好的,内心很熟悉的那种状态,因为我们可能已经走了很远了。

 

 

「美学」

 

何老师:

裂织布的工艺并不复杂,其制作者和使用者都是普通百姓,我想听听中川政七商店从美学视角对「裂织」的看法。

 

河田女士:

「裂织」是生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的偶然之美是非计划完备的完美织物所能比拟。其二是我们认为「物尽其用、用心钻研、美妙再生」这些认识与行动本身就是我们在制造时所珍视的价值, 使布料再生再构成,给予它新的生命。

 

中川政七商店的历史可追溯到约三百年前,从麻织物起家,当时的顾客主要为当时的权贵,以及茶人和文人雅士。随着时代变迁,见证着麻的普及与衰落,中川政七商店始终坚守手工织造的道路,继续生产。或许这就是中川政七商店美学的原点所在,是手工制作赋予了美的价值。

 

布言布语也同样尊重手工的力量。MENGJI NONGGA的产品材料就来自HEYAN'ER布言布语制衣所剩的布料。

在贵州考察时,我们发现当地人用「裂织」的方式处理碎布,因为自用而没有什么装饰性花纹,于是我们再设计时,也选用了简单的几何图案来保持朴素性。类似的处理还有许多,始终兼顾着美学与实用。当深深浅浅的布条错落有致,不规则的排列本身就构成一种视觉表达,这种震撼是出于时间和人类活动带给材料的特殊沉淀。

 

 

何老师:

身处物质丰盈的现代,如今日本的年轻人如何看待「裂织」?裂织品如何融入现代的日常生活?  

 

河田女士:

去年工艺布的展示会上,到场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对环保非常感兴趣,尤为关注其作为环保再生织物的特点。对面料的升级和迭代,老旧面料的再生和再造非常打动他们。他们认为「裂织」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想要创造探索更多的内容。

 

在中国,虽然「裂织」布尚未被大众所认知,但随着「可持续」的议题在年轻群体中渐渐流行,如何处理破损物品,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重视。  

 

怎样使用自己擅长的办法去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怎样让历经岁月的物品以另外的形式陪伴自己?

或许「裂织布」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思考。

 

「创新」

 

何老师:

泷织(Takiori)的布料是由撕裂的经纬纱线制作的,这种织法怎么实现?  

 

河田女士:

包括泷织(Takiori)在内的机械裂织布料,在日本只有一家位于日本尾州的生产商;这种织法的发明者是一位纺织工匠兼纺织品设计师。他们使用了一台一百多年前的Schonherr织机,将其综框和筘都根据布料宽度进行改造,调整梭子的孔径和内部构造,以及撕裂布料的宽度、切法和连接方式。

 

布言布语MENGJI NONGGA开发织布机的过程中有没有重新诠释的元素?

 

何老师:

当布言布语在90年代第一次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发现「裂织工艺」到真正使用这种工艺织出面料用了10多年的时间。反复实验打磨,我们同样用「慢」来抵抗时代的「快」。裂织布就是相对而言「慢」的产物。这种「慢」给我们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最开始的想法是如何再利用我们产生的碎布头,并结合自己的审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商品,并非单纯地借鉴或抱着传承裂织工艺的目的去设计。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投入,时间考验了我们的信心。

 

感谢开展首周朋友们的到来。

欢迎大家继续来到布言布语位于北京工体店观看展

览,亲自去感受、触摸织物的温度和质感,感受织

进去的心思和细腻

……

 

「织流」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