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伤痛是一本书,“打开”来就是教堂的模样

“在20世纪生活,如同下雨天出门没带伞,只有在雨中行走,任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身上。然而日子再苦,也还要过。”汉娜·阿伦特曾经这样形容上世纪人类的境遇。

我们要如何说起20世纪的历史,才能显得不过分沉湎于悲痛;才能显得理性依旧是人类智慧的武器,用它可以战胜任何阴霾。面对这个课题,许许多多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都用尽了浑身解数。《平庸之恶》用理性中和愤怒;《辛德勒的名单》化悲痛为温暖;《安妮日记》用纯真反衬罪恶。关于那段伤痛的集体记忆,犹太人自己又如何面对、如何铭记呢?

近日,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出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森林地区。这里是乌克兰犹太人的伤心地,1942年9月29日,近35000名犹太人死于纳粹党南方集团军的枪炮之下,历史上称之为“娘子谷大屠杀”。

为铭记逝去的灵魂,乌克兰政府出资打造了这座犹太教堂兼大屠杀纪念碑。原木木板拼贴而成的外立面,侧面看去像是大开本书籍的造型,如果没有提示,你能猜到它是一座教堂吗?

设计团队为这栋教堂安装了人力启动的绞索装置,转动墙面上的方向盘,这本“书”就会以中线为轴心缓缓打开,全部展开之后,会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方形空间,作为教众集会的场所。

将犹太教堂概念化为最纯粹的建筑类型学,将其设想为一本书,人们聚集在这里,共同阅读Siddur(犹太教日常所用的祈祷书)或圣经的同时,也在通过对建筑的使用、感受、凝视 ,阅读这本充满道德拷问、历史反思的大书。

绞索装置看似原始,其实是刻意为之。厚重的教堂大门必须由两个以上的成年男性教众合力推动,也符合了犹太教教义中对赎罪、忠诚、团结等概念的重视。

为了更有效地把建筑和集体记忆联结起来,这座教堂使用的木材全部来自大屠杀附近林区、有一百年以上寿命的的树木,因为它们“见证了犹太人的苦难”。

墙壁和天花板上涂画着一系列符号和图像。有犹太教的悼文,也有“将噩梦变成好梦”这一类的祝语。天花板上的图像也尽力复原 17 、18 世纪乌克兰境内犹太教堂内部的装饰画风格与元素,那些历史悠久的教堂已毁于纳粹的炮火。除此之外,这些符号还有另一层含义:它们复刻了1941 年9 月 29日夜晚出现在基辅上空的星座,仰望这里的天花板如同回望那个见证大屠杀的夜空,提醒着参观者铭记历史的伤痛,避免重蹈覆辙。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原来,这些出圈的台词都是徐誉庭写的|灵感手抄本
    认识一位很会写的编剧。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60 赞
    49 收藏
      这些立足于品牌资产的创意,想学都学不来丨灵感库
      本文,纯纯就是想让你羡慕嫉妒一下。
      by 毛毛.G
      0 评论
      50 赞
      23 收藏
        环球街角指南丨台北潮州街:让日子有缓慢生长的机会
        有时候,没什么大变化,就是最好的“变化”。
        by TOPYS.
        10 评论
        56 赞
        24 收藏
          山川河流,组成了我们
          我们即地球。
          by 毛毛.G
          2 评论
          81 赞
          36 收藏
            第一批用AI做设计的人,把它玩出了多少花样?
            “我用AI完成了创作产能的越级”
            by 秩秩
            4 评论
            69 赞
            33 收藏
              不想上班的一天,让这些好创意拯救你的心情
              by 秩秩
              2 评论
              91 赞
              34 收藏
                除了一日三餐,我们还能和妈妈聊什么?|灵感手抄本
                by 秩秩
                4 评论
                68 赞
                20 收藏
                  如何成为闵熙珍?|清单
                  论艺术是如何影响着K-POP的。
                  by 鲸鱼鱼鱼鱼子
                  1 评论
                  51 赞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