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收听吐槽纽约大型脱口秀

设计:Huimeng@TOPYS

虽然提起纽约女人,不少人脑子里浮现的第一印象便是《欲望都市》里的凯莉·布雷萧(Carrie Bradshaw),脚踩Manolo Blahnik的系带凉鞋风风火火地行走在第五大道的名品街上。但纽约的女性却不只这一面——身着一丝褶皱都没有的真丝衬衫或者缀满珍珠的香奈儿套装的是上城区贵妇;将带有大垫肩的阿玛尼套装当作制服是中城区的职业经理人;而用设计师品牌和跳蚤市场淘来的二手货打扮出最新潮模样的则是下城区和布鲁克林遍地都有的波波族或者嬉皮士。

英语里常说:不能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评断书的内容(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盛装之下的纽约女人敏锐、博学、幽默——比如弗兰·勒博维茨(Fran Lebowitz)

“批评就是我的职业”,她在《假装我们在城市》中如是说。在这部长达七集的连续纪录片中,勒博维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向城市生活发出了一针见血的犀利点评。

但与其说是一系列批判城市生活的纪录片,倒不如说这是弗兰·勒博维茨的七期个人脱口秀集锦来得恰当,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旁边也只能担任捧哏的角色,贡献出他那干巴巴的罐头笑声。

谁是弗兰·勒博维茨?有人说她是一名资深文青,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要我说,她是一位愤怒的老朋克,似乎天生反骨,对什么都看不惯。在她眼里,纽约这座世界都市,有着太多的浑然天成和不可理喻。她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她的睿智如糖霜一般地点缀在她犀利的观点之上,让你在大笑之余似乎学到了纽约客那“I dont give a damn”和“judging everybody all the time”的态度。

今天,让我们清清耳朵来听这位愤怒的老朋克,看她是怎么吐槽纽约吧。在全球化逐渐发达的今日,相信无论你身处哪个角落,都能对她的感受深有共鸣。

 

现代生活方式,不过做作二字

你是第几次听到“生活方式”这个词产生了心理上的过敏反应?

不知从何时开始,“生活方式”这个词就这样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好像一切新兴挖掘出来的事物,都可以扔到“生活方式”这个筐中,特别是在像纽约这样具有多元化属性的城市,爱赶潮流的市民们不吃麸质食品,崇尚有机食物,一三五瑜伽,二四六正念,用“洁净的食物”与“精神的力量”来支撑自己挺过营营役役的日常。

但勒博维茨可不买这一套,她多次用金句戳破弄潮儿们披在身上的“皇帝新装”。比如她对人们所谓的“走出舒适区”和“挑战自己”的概念就嗤之以鼻:

以及对于中产阶级无病呻吟的讽刺——你有事儿没事儿,没事儿找个厂上班去。

还对中产阶级热衷旅行与度假进行批评,有没有觉得膝盖上中了一箭?

不难看出,她对于现代流行的生活方式充满了鄙夷,可能某些穿着瑜伽裤中产人士或者梳着脏辫的嬉皮士也对她的评价不屑一顾,认为不过是老古董对于新兴事物无法接受的哀叹。

但别忘了,这个不热衷电子产品的女人可是经历过璀璨的70年代生活过的人呢。勒博维茨早年就曾被“波普皇帝”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聘为《Interview》杂志的专栏作家,用幽默而睿智的笔触描述纽约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她还出版过两部关于城市文化的作品:《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和《社会探究》(Social Studies),都对美国社会生活方式进行带有讽刺和幽默意味的点评,论生活方式,她才是老行家里手。勒博维茨对于现在的生活方式如此嗤之以鼻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她看透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虚伪。

毕竟她曾经历过的快乐,并不那么贵。

 

纽约,我爱你;纽约,我恨你

在纪录片中,我很喜欢她站在皇后博物馆(Queens Museum)纽约市缩小比例模型之中讲话的样子,此时此刻,她就像纽约的市长,对这座她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发出振聋发聩的点评。

比如纽约市里的自私鬼们:

冷到骨子里的本地居民:

以及千篇一律的城市人造景观:

和臭不可闻的纽约地铁:

总而言之……

但,即便纽约生活费用高昂,但你知道你能找到办法撑过去:

你爱折腾,喜欢挑战,相信如果你可以在这儿存活下去,你在哪儿都能挺过去:

你还能接触到全新的理念与不同的思想,不再因为自己的不同而觉得格格不入:

就连街头的标识,都能告诉你城市的历史,掌中世界固然精彩,但不要忘记时不时地朝脚下的路看看。

所以有人曾问勒博维茨,“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来纽约?纽约的魅力在哪?” 她回:“纽约,它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这些都是纽约带给你的一切,让你又爱又恨。但你知道,你离不开它。把纽约换成伦敦、香港、北京、上海或者任何大城市其实都成立。但骂归骂,说归说,就像每年高喊着逃离“大都市”口号的人不少,但大城市里生活方便,资源充足,风气开明,只要你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即便房价高悬,在大城市漂着的人们也很难轻易挪动离开的脚步,下定告别的决心。

经常有人问我,“你怎么还待在纽约?”

好吧,你有什么推荐呢?

如果我能想到另一个地方,我早就去了。

 

对了,勒博维茨对于想去大城市闯的年轻人们还有一句良言相劝:

 

想看人生指南?只有人生之难

如果以世俗对于成功的标准来看,勒博维茨远谈不上成功。

她被高中开除之后,只拿到普通教育发展证书。做着一些不太平常的小工作维生。开过出租车,做过清洁工,虽然是作家,但是好像也没写过啥大红大紫的作品。

但人们依然爱着她,爱她的智慧,爱她的幽默,爱她是一种经过岁月浸染之后,坦然面对自己的洒脱。可爱、漂亮、性感的人多了,但迷人的人可不多。

她承认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懒惰与拜物。

她也明白自己的天赋有限,无法事事完美。

她看透世态炎凉与人们的虚伪狡诈,啥好事都想沾沾边,凸显自己的卓越。

但她也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好,比如小孩子的创意思维。

告诉人们应该及时行乐,不要害怕他人的评价(即便她就是靠评价来吃饭的人)

分享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读书的快乐。

当然,字里行间时不时还是得发点牢骚——


只有短短七集,却值得反复观看。这里挑出的金句当然只是凤毛麟角,无法全部展现出勒博维茨的智慧。比起衣着光鲜亮丽的《欲望都市》女郎们,我更喜欢这位身着男装的老朋克——我喜欢她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于城市的分析与探讨,对于人生的愤怒与豁达。

我们的城市不只需要那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小团圆,更需要勒博维茨这种愤怒的批评家,无论是城市还是人,在批评中进步,才是常态。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灵感告急?请查收一周创意速览
    汉堡王、麦当劳、乳腺癌基金会、吉百利、Autodesk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8 赞
    28 收藏
      把自己重新养育一次的东亚小孩,投入身心灵怀抱|创意笔记03
      时代失落,玄学登场
      by TOPYS.
      6 评论
      78 赞
      44 收藏
        生活,其实可以很性感
        艺术,就是“别去为难观众”
        by 緑 midori
        1 评论
        90 赞
        30 收藏
          为什么是史铁生,成了当代互联网嘴替? 丨灵感手抄本
          “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穷干涉。”
          by 毛毛.G
          3 评论
          81 赞
          58 收藏
            第一批用AI做设计的人,把它玩出了多少花样?
            “我用AI完成了创作产能的越级”
            by 秩秩
            4 评论
            68 赞
            33 收藏
              不想上班的一天,让这些好创意拯救你的心情
              by 秩秩
              2 评论
              79 赞
              28 收藏
                环球街角指南丨台北潮州街:让日子有缓慢生长的机会
                有时候,没什么大变化,就是最好的“变化”。
                by TOPYS.
                10 评论
                54 赞
                24 收藏
                  原来,这些出圈的台词都是徐誉庭写的|灵感手抄本
                  认识一位很会写的编剧。
                  by 鲸鱼鱼鱼鱼子
                  3 评论
                  58 赞
                  49 收藏